www.p8739.cn-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女人与公狼做交十配视频,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tr id="mskmg"></tr>
<dfn id="mskmg"></dfn>
  • <sup id="mskmg"></sup>
  • <ul id="mskmg"><center id="mskmg"></center></ul>
    <ul id="mskmg"></ul><tr id="mskmg"></tr>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古建筑 > 古建筑動態 > 北京城區知名的寺廟佛塔有哪些

    北京城區知名的寺廟佛塔有哪些

    來源:  瀏覽 26974

    中國首都、千年古城——北京,散布在京城里的佛寺、道觀、古塔、清真寺、基督教堂、小廟,以各自的方式存在著,為信徒們滌清心靈,為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祈福.北京城這些寺廟歷史悠久,古木參天,不僅是香客信徒的好去處,也是旅游行程必選的地方.

    A/東城

    1/黃瓦財神廟

    此廟為財神廟,俗稱黃瓦財神廟,位于北京的北鑼鼓巷南口東側。該廟始建于明末,清干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中繪有此廟,據文獻記載,原有山門、正殿及配殿,凸出大街,內供財神、土地、藥王及魯班泥塑像,F僅存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財神廟為道教廟宇,財神有文武之分,文為比干,武為趙公明。據民間傳說,此廟原為民間供奉財神的小廟,廟頂原是灰筒瓦。雍正為親王時路過此廟,曾祈求保佑登上帝位,即位后命換上只有皇宮才可以使用的明黃琉璃瓦以示尊崇。 2005年8月,在鼓樓東大街風貌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中,拆除了財神廟周圍的非文物建筑,亮出了大殿,進行了修繕,成為該大街的一處亮點。

    2/3/雙黃寺

    黃寺位于安定門外黃寺大街。有東黃寺和西黃寺,故稱雙黃寺。

    東黃寺又名普凈禪林,建于清順東黃寺又名普凈禪林,建于清順治八年(1651),是為治佛腦木汗所建,西黃寺建于順治九年(1652),達賴喇嘛五世在當年12月來京時住此。順治十年(1653),達賴刺嘛辭歸。干隆四十五年(1780),班禪額爾德尼六世來京,清高宗指定把五世達賴曾經住過的西黃寺作為他的安禪之所。

    西黃寺寺門南向,進門有殿3間,院內有鐘、鼓樓各一座。第二進有正殿5間,殿前有東西碑亭2座。雍正元年(1723),蒙古王公鑄佛像寶塔送寺供奉。干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四十七年(1782)在西黃寺殿后中軸線上,建清凈化城,內有白塔一座,塔身刻班禪始末記,西黃寺又稱達賴廟,清凈化城為班禪塔。班禪塔周圍環繞石欄,前、后各有白石牌坊一座。塔制上下八角形,飾以金頂。塔的4角配以小塔4座,每座塔上通刻佛像。

    4/普渡寺

    普渡寺大殿位于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內普渡寺前巷。原為清初所建的喇嘛廟。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慶宮一部分。清代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王府?滴跞 (1694),舊睿親王府改建成瑪哈噶喇廟。1776年,干隆將該寺賜名“普渡寺”。大典建筑宏偉,臺基高大,須彌座式,面闊9間。黃瓦綠剪邊殿頂,前廈為綠瓦黃剪邊。檐出飛檐共3層,為建筑式中少見。

    5/嵩祝寺、智珠寺、法淵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在東城區景山后街嵩祝院23號。原為并排的3座大寺廟:東為法淵寺,中為嵩祝寺,西為智珠寶寺。是明代的漢經廠和番經廠遺址。法淵寺,前后共五層殿:山門殿、天王殿、無量殿、大雄寶殿和后殿。智珠寺共有六層殿宇。第一層為山門殿和終鼓樓,第二層為天王殿3間,第三層為重檐四方殿,第四層為后殿(又名凈身殿)5間,第五層殿5間,殿后有二層樓。嵩祝寺建筑規模較大,共分3路,主要殿宇在中路。東路有佛堂、經堂等。西路主要為喇嘛住宅。中路:從山門到后樓共五層殿宇。山門間,鐘鼓樓為重樓建筑;天王殿3間,殿兩側有紅圍墻;正殿5間;寶座殿5間和二層的后樓7間。嵩祝寺、智珠寺的大部分主要建筑保存未拆。已確定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6/7/8/9/10五頂廟

    五頂廟是北京最著名的五座泰山神廟,亦稱碧霞元君廟,分別為東頂、西頂、南頂、北頂、中頂。

    東頂在東直門外,俗呼東頂。因廟側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榆樹,順義、通縣一帶人又稱為孤榆樹廟,現已無存。

    南頂位于豐臺區大紅門外南頂村,建于明代,清干隆三十八年重修,民國年間傾記,現已無存。

    西頂亦稱廣仁宮碧霞元君廟,俗稱娘娘廟,位于海淀區藍靛廠。建于明萬歷三十六年,稱護國洪蕊宮,清康熙五十一年改稱廣仁宮碧霞元君廟,有大殿五進,旁有七十二司,以及清圣祖御制碑、干隆御書聯額并御制詩碑。民國時曾為舍粥廠,1949年后曾為療養院,70年代辟為北京橡膠五金廠,F存山門、大殿、配殿及古柏。

    北頂位于朝陽區大屯北頂村。清干隆年間整修,1976年后殿因地震坍塌,后被翻蓋為北頂小學!,F僅存山門、前殿。

    中頂在右安門外十里草橋,清干隆三十五年重修,民國時又重修,F存山門、大殿以及石獅、張玉書篆額、史夔撰文石碑等。

    11/太廟

    太廟在明清兩代為皇家祖廟,在天安門東側,面積13.96萬平方米,四周有圍墻三重。太廟以古柏最為著名,園內有多株已有數百年樹齡的古樹,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廟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嘉靖、萬歷和清順治年間曾多次重修,主要建筑為三進大殿及配殿,前面有琉璃磚門及戟門各一座,兩門之間有七座石橋。殿宇均為黃琉璃瓦頂,建筑雄偉壯麗,大殿周圍有三重漢白玉須彌式臺基,周圍有石護欄。太廟的規劃和木石部分大體保持原狀,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如今在這里常有書展之類的活動。

    12/孔廟

    孔廟在東城區國子監街。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廟內的大成殿內的禮、樂器具仍按原狀擺放。再現當年祭孔樂舞場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讖R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明永樂九年(1411年)重建,宣德、嘉靖、萬歷年間曾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圣祠,并將殿頂換成青色琉璃瓦。清順治、雍正、干隆年間重修,除將崇圣調換成綠琉璃瓦外,各殿全部換成黃琉璃瓦。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升孔子為大祀,將正殿(大成殿)擴建。在孔廟內還有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進士提名碑,是中國科舉考試制度的珍貴文物,如果您細心,就可以找出清朝“羅鍋”宰相劉庸的提名。廟內還有氣勢宏大的十三經碑林,是中國古文化的鐘秀集錦。

    13/凝和廟

    凝和廟在東城區北池子大街46號。俗稱云神廟。清雍正八年(1730)敕建,以祀云神。廟門坐東朝西,正門前為琉璃磚影壁。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鐘鼓樓及四層大殿。該廟現為學校,影壁、鐘鼓樓已拆除,大殿及后殿還在。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14/宣仁廟

    宣仁廟在東城區北池子大街2號、4號。俗稱風神廟,清雍正六年(1728)效建,以祀風神。廟門坐東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門、鐘鼓樓、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祀風伯,風殿祀八風神。該廟琉璃影壁、山門、鐘鼓樓及幾層殿宇均保存。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15/柏林寺

    柏林寺在東城區雍和宮之東,為京師八大寺廟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始建,明正統十二年(1447)重建。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是在康熙五十二年 (1713),為慶?滴60壽辰,由胤禎主持重修;干隆二十三年(1758),又一次撥巨款進行重修。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全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圓俱行覺殿、大雄寶殿和維摩閣共五進院落。中軸的東西兩側為配殿,整座寺院布局整齊嚴謹,全部建筑都建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寺內曾保存中國唯一存留的龍藏經版。佛教經典從唐代起稱為“藏”,龍藏就是指清朝御制鐫刻的佛學大叢書,其內容收集了元、明、清三朝著名高僧以及佛學研究的著作,很多為支書所不載的史料,多可從這里探源溯流找到答案。

    16/智化寺

    北京文博交流館(智化寺)成立于1992年,位于北京東城區祿米倉胡同5號智化寺內,是一座以促進發展、傳播和研究文物、博物館、民間收藏、文化交流為中心任務的綜合性博物館。明代寺廟,其中萬佛閣內有近萬個木制佛龕。王勇的《安魂曲》中的梵音便出自智化寺之和尚。智化寺是一座明代古剎,始建于明正統八年 (1443年),具有獨特的明代特色。其莊重典雅、用料獨特的黑硫璃瓦頂,素雅清新的裝飾彩繪,精美古樸的佛教藝術,有“中國古音樂活化石”美譽的“智化寺京音樂”,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寶。

    17/雍和宮

    雍和宮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內城的東北角即雍和宮大街路東,是北京市內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占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間。創建于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年歷史。

    B/西城

    18/火德真君廟

    火德真君廟在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77號;鹕駨R始建于唐貞觀六年(632年),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清干隆二十四年(1759年)都有重修。俗稱火神廟;鸬抡婢龔R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為象征天地精靈的龜蛇抱像。傳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開始營造大都城的時候,有龜蛇出現在今西直門外的高梁河上,群臣解釋說,這是真武神光臨,其德惟水,水能勝火,宋朝亡定了!忽必烈大喜,下令在高梁河出現龜蛇的地方建了座“大昭應宮”,祭祀真武大帝。后來又在城中心海子邊建了這座規模宏大的真武廟。元統一中國后,元成宗加封真武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的神!

    19/天壽庵

    天壽庵在西城區龍頭井42號。建于清代。坐北朝南,有山門、前殿、后殿。前殿和后殿兩側均有耳房。為西城區保護文物。

    20/護國寺

    北京護國寺位于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內路北,農歷每月逢七、八有廟會。護國寺為北京名剎,始建于元代。明代劉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云: “大隆善護國寺,都人呼崇國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語訛語,名初名。寺始至元,皇慶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國寺,此其北也。我宣德已酉,賜名隆善。成化壬辰,加護國名。正德壬申,敕西番大慶法王領占班丹、大覺法王著肖藏卜等居此,寺則大作。中殿三、旁殿八,最后景命殿。殿旁塔二,曰佛舍利塔!彼虑昂笪暹M。院中碑刻甚多,其中著名者為趙孟頫書《皇慶元年崇教大師演公碑》和危素撰并書《至正二十四年隆安選公傳戒碑》等。寺內除供奉佛教諸佛祖外,還有元丞相脫脫夫婦塑像和輔佐明成祖朱棣建有殊勛的姚廣孝影堂。另有葡萄園數畝,可見其規模之大。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1/妙應白塔寺

    位于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因寺內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故俗稱“白塔寺”,是我國重點保護文物。妙應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 年)由當時入仕元朝的著名尼伯爾工藝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因塔身通體皆白,俗稱白塔。塔體為磚石結構,通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剎組成。塔基底面積810平方米,塔身為覆缽體,有7條寬大的鐵箍緊緊環繞在塔身上。塔剎的剎座呈須彌座式,座上豎立著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輪,即所謂的“十三天”;在“十三天”之上置巨大的華蓋,剎頂為銅質鎏金空心的小型喇嘛塔。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22/廣濟寺

    廣濟寺又稱“弘慈廣濟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區阜城門內西市路口,是佛教著名古剎之一,中國佛教協會設于此。1983年,廣濟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廣濟寺初名“西劉村寺”,創建于宋朝末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成立,會址設在廣濟寺。

    23/廣化寺

    廣化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后海鴉兒胡同,是北京著名的佛教石方叢林,也是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后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厭齡敵居。全寺占地面積二十余畝,13858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清末民初,廣化寺一度成為“京師圖書館"。1983年,廣化寺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成為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C/崇文

    24/法華寺

    法華寺位于崇文區法華寺街,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及同治年間重修,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法華寺其建筑有山門,三層大殿和東、西配殿。山門為三開間歇山頂建筑,山門兩次間為欞窗,正間券門上有匾額“大興法華寺”。其后三進大殿均面闊三開間,并有前廊。東、西兩側配殿亦為三開間。除主要建筑外,東、西還有跨院,房屋數十間,民國年間多已辟為臨時停靈的靈房,F鐘、鼓樓已無存,僅存山門、三進大殿和部分配房。

    25/隆安寺

    隆安寺位于崇文區東北部白橋南里1號。是北京外城著名佛寺。1984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隆安寺明景泰五年(1454)始建。萬歷三十七 (1609),四川高僧翠林重修佛殿后堂3楹,F在保存下來的形制,雖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的,但仍然可以看到明朝寺廟的建筑風格。清道光、咸豐年間,香火中斷,廟宇淪為制造佛香的作坊和供達官貴人、富商大賈存放靈柩之地。寺的周圍也變成了“叢葬之所”。

    D/宣武

    26/五道廟

    五道廟在宣武區韓家潭西口鐵樹斜街與櫻桃斜街之間的路口處。廟有玉帝殿,內有明代萬歷年間兵部尚書王象干撰記立碑,謂此處為正陽。宣武龍脈交通之地,故于廟側建玉帝行宮,率諸神以鎮之。今玉帝殿已不存。另一說法是諸宦官為魏忠賢所建,以祈福安。

    27/觀音院過街樓

    觀音院過街樓位于宣武區官菜園上街。坐落在官菜園上街和自新路之間,西觀音院在路西側,坐南朝北,四層殿;東觀音院在路東側,只有房5l間。兩院之間有過街樓相接,樓下形成一個門洞,是舊時北京唯一殘存的過街樓實物。過街樓南面有“覺岸”2字,北面有“金繩”2字,系道光十年(1831)四月所刻。過街樓是北京寺廟建筑的一種特殊形式,觀音院過街樓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28/寶應寺

    寶應寺在宣武區登萊胡同29號。相傳是唐代建制的古剎。原有明萬歷中編修顧秉謙重修寶應寺碑及萬歷三十二年銅鐘1口。寺旁有明司禮監王安墓。清末改為山東登萊義園,F四大殿及偏院仍在,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29/白云觀

    白云觀位于濱河路白云觀街,是明代以來道教全真派的著名宮觀。始建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金代大定七年(1167年)重建,正大四年 (1227年)正式更名“白云觀”。此觀坐北朝南,建筑主要分三路,中路有:山門、鐘鼓樓、靈宮殿、玉皇殿、老律堂、三清四御殿等;西路為祠堂、元君殿、文昌殿、云集囿(后花園,稱為“小蓬萊”);東路有南極殿、真武殿、火神殿等,有羅公塔一座。1984年列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同時對外開放。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均設在此。

    30/三圣庵

    三圣庵在黑窯廠14號。為清代尼姑庵。三進,前殿拱券上有石雕龍,后有罩樓,均為琉璃構件。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31/慈悲庵

    慈悲庵不僅是一個幽雅的游覽勝地、革命紀念地,也是一處珍貴的文物博物館,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悲庵是創建于元代的古剎,距今已有700余年歷史。它山門向東,整個建筑布局嚴謹,瑰麗莊重。廟內西側的三間敞軒就是人們常說的陶然亭。這座建筑最初是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修建的,廟的總面積為27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觀音殿、準提殿、文昌閣、陶然亭等。自清代以來,由于這一帶富有自然風光,多年來一直成為封建士大夫、文人墨客聚會游覽的地方,至今留下很多詩文作品。在近代,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后,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先后在此進行革命活動,而成為北京的一處具有紀念意義的革命遺址。解放前,陶然亭、慈悲庵已破舊不堪,1952年全面整理辟為公園,1978年重修慈悲庵,庵內有李大釗、周恩來等進行革命活動的陳列室、公園園史陳列室、碑刻陳列室等,并保存有金代和遼代的石經幢,距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它是考證北京歷史的珍貴文物。

    32/天寧寺

    天寧寺塔,巍峨聳立于京城西南護城河畔的藍天白云之間,十分壯美,且引人矚目。該塔建于遼代,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是遼代陪都時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 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于北魏,寺后有遼代密檐式磚塔,八角十三層,據傳塔內有佛舍利子。全塔高57.8米,為八角形13層實心密檐式磚塔。塔基高出地面1米,塔下部為須彌座,中部塔身四面設券門、門旁浮雕金剛力士、菩薩、云龍等。上部為十三層出檐。檐角懸有銅鈴,頂部為寶珠塔剎。塔形雄渾,秀麗,有很高的建筑藝術水平,是遼塔中具有代表性的佳作。這一帶原是遼金時代的都城中心,都城已毀,但此塔尚存,更具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

    33/法源寺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法源寺自其初創至今,已有一干三百多年歷史。宋欽宗趙桓被金兵俘虜北上,曾囚居在這里。法源寺占地面積6700平方米,建筑規模宏大,結構嚴謹,采用中軸對稱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臺、凈業堂、無量殿、大悲壇、藏經閣、大遍覺堂、東西廊廡等,共七進六院,布局嚴謹,寬闊龐大,是北京城內保存下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寺廟建筑群。

    補充:

    124/崇效寺藏經閣

    崇效寺藏經閣位于白廣路西祟效胡同內。唐貞觀元年始建,明天順年間重修,嘉靖時于寺中建藏經閣。崇效寺更以育花著稱。清初棗花出名,中葉以丁香后來又育牡丹,以墨牡丹聞名,F僅存一座明代建二層帶樓廊的藏經閣。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E/朝陽

    34/東岳廟

    東岳廟位于朝陽門外大街路北,占地近百畝。為東漢時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第三十八代后裔張留孫籌資,其弟子吳全節興建,是道教張道陵"正一派"(又稱清微派)在華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觀。東岳廟廟宇輝宏壯美,占地96畝,各種建筑600余間。廟門外有一座建于明代的綠琉璃牌坊,正面刻有“秩祀岱宗”,背面為“永延帝祚”,據傳為明代奸相嚴嵩所書。進入廟門,東西兩側是鼓樓、鐘樓,其北側有碑石兩座,東邊一座為干隆御書,西側是無字碑。東岳廟有“京城小碑林”之稱,可謂名不虛傳。

    (同2/3)西黃寺

    西黃寺位于北京安定門外黃寺大街,與東黃寺并稱黃寺或雙黃寺。西黃寺均以黃琉璃瓦覆蓋,紅墻蒼松,佛塔嵯峨,氣勢非凡。1983年,西黃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西黃寺初名達賴廟,是清王朝為西藏宗教領袖達賴五世修建的。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西藏政治和宗教領袖達賴五世阿旺羅桑嘉措應清世祖的邀請,親率三千多人來北京朝覲。為了接待這位喇嘛教領袖人物,清政府修建了西黃寺。1652年12月16日,清世祖在南苑隆重接見了達賴五世,接受達賴五世進貢的馬匹和珍寶。

    F豐臺區

    35/萬佛延壽寺

    萬佛延壽寺遺址中的明代千手千眼菩薩銅造像是北京現存最大、造型最優美的銅鑄菩薩雕像。萬佛延壽寺遺址位于豐臺區大井村東。據殘存的“寶塔碑記”載,萬佛延壽寺建于明萬歷元年(1572)。

    36/豐臺藥王廟

    G/海淀區

    37/靜福寺

    靜福寺位于海淀區四季青鄉碧云寺北1公里許木蘭陀山麓。原名玉皇廟,俗稱玉皇頂。明天啟元年(1621)建玉皇閣,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呂祖殿,光緒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稱靜福寺。該寺坐落于山腰約海拔200米處,由并排三座院落組成,有玉皇閣、呂祖殿、關帝殿等。存山門一座,無梁結構,歇山頂,石券門,門額書“靜福寺”3字。中院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修殿后日岸記》摩崖刻碑。寺內還有明天啟元年《新建玉皇閣碑記》碑、清雍正十三年(1735)《玉皇頂祭星圣會碑記》碑、道光三十年《建立呂祖殿碑記》碑,以及清代擴建關帝殿碑。

    38/極樂寺

    極樂寺位于海淀區東升鄉五塔寺東約500米處,臨高梁河。一說為元代至元年間(1335—1340)所建,另說為明成化年間(1465—1487)所建。寺坐北朝南,原分3路,中路有山門、前殿、正殿及東西配殿。正殿后為達本和尚塔,東跨院是花園,有寄心齋、池塘等景觀,西跨院為僧房。寺內曾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創建極樂禪林記》碑,為大學士嚴嵩撰書。碑陽刻有明萬歷五年(1577)《極樂寺護持香火墳塋碑記》。今存正殿和正殿耳房。

    39/金仙庵

    金仙庵遺址位于海淀區北安河村西。庵堂建在一座石砌高臺上。原寺名金山寺。始建何年無考。相傳清代慈禧的表妹金仙,削發為尼在此修行,改名。寺中前院尚遺存銀杏樹兩株,樹齡約有700—800年。金山是西山著名風景區之一,金章宗完顏璟在北京西山興建的八水院之一的金水院即于此。金仙庵于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焚毀。僅存山上塔墳一座。系清末大風銀庫總管劉善寶之墓。

    40/大慧寺

    大慧寺位于海淀區,因寺內有大佛,俗稱大佛寺。大慧寺的大悲殿將明代的三大藝術─建筑、彩塑和繪畫熔為一爐,至今仍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和觀賞價值。 明正德八年(1513)司禮監太監張雄建。嘉靖時提督東廠太監麥某又在寺左增建了一座佑圣觀。明世宗時又在寺后建了一座真武祠,借這兩座道廟以保存大慧寺。當時大慧寺和佑圣觀一共有殿宇183間,占地421畝。萬歷二十年(1592)和清干隆二十二年(1757)曾重修。光緒時,寺院和道廟漸記毀, 1949年后尚存山門、門前照壁和東西配殿以及大慧寺的大悲寶殿。山墻前高大的二十八諸天泥塑和墻上的壁畫,是明代雕塑和繪畫藝術的杰作。

    41/黑寺

    黑寺在海淀區東升鄉馬甸村西。原為前后兩寺,中以一街相隔。兩寺與附近的黃寺同為喇嘛廟,因覆以黑瓦,故俗稱黑寺。前黑寺原名慈度寺,建于清朝初年。坐北朝南,有殿5重,民國年間燒毀。后黑寺原名察罕喇嘛廟,為東蒙察罕呼圖克圖活佛于清順治二年(1645)募化創建。寺坐北朝南,原有殿3重,寺門額曰“大清古剎”。寺內依次為天王殿、正殿、后殿、活佛倉和后院。正殿內供奉三世佛,并供有關羽像,故又稱關公殿;后殿供有清康熙皇帝賜予的無量壽佛;活佛倉后殿西北,為東西并排的兩座四合院式建筑,有房屋20多間;后院有坐北朝南的大殿3間及耳房數間。寺內還曾有明正德十年(1515)最勝寺大鐘一口,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三日寺中舉行打鬼活動。民國年間大殿焚毀,寺遂敗落。附近有馬甸清真寺等。

    42/定慧寺

    定慧寺在海淀區四季青鄉羅道莊村。始建于明宣德年間(1426-1435),后多次重修。初名善法寺,后改云惠寺?滴跛氖荒(1702年)賜名定慧寺。寺呈四合院式布局。定慧寺坐北朝南,門額及天王殿額皆康熙帝御書。明清兩代多次重大修繕。

    43/另在寺北有清代太監李蓮英墓及雍正年間的關帝廟。寺呈四合院式布局,原寺后有小山。寺分山門殿、天王殿、鐘鼓樓、前殿、東西配殿、大殿、東跨院前后殿,近40間殿房。大殿面闊3間,前出月臺后出廈,保留了明代建筑形式。內懸匾額為康熙帝手書:“慈云廣覆”,F存明代碑3座、清代碑2座。1984年5 月在大殿后出土明代銅質布袋僧兩尊,為明代佛像的珍品。1984年在四季青鄉南辛莊村發現了一塊“定慧寺開山第一代主持洪修和尚碑”。

    44/龍王廟

    黑龍潭及龍王廟在海淀區壽安山北山腰。傳說山上產黑石,質細膩,金代曾采石為宮女畫眉,稱為黛石,山亦因此叫畫眉山。山腰有圓潭,徑10余米,水從山峽石隙中流入潭內,溢時流瀉山下田野中。傳說有黑龍潛藏水底,故名黑龍潭。周圍建有回廊33間,潭后有廟,名黑龍王廟,東向依山而筑,殿宇層層上升。廟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祭祀黑龍王,天旱時在此祈雨。廟內現存明清及民國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靈應碑等多塊。

    45/慈壽寺

    慈壽寺塔位于海淀區玉淵潭鄉八里莊,名永安萬壽塔,俗稱慈壽寺塔,亦稱八里莊塔。慈壽寺及塔是明神宗圣母慈圣皇太后于萬歷四年(1576)所建,基址為明正德太監谷大用墓地。清光緒年間寺廢,僅有孤塔子存。

    46/蓮花寺

    蓮花寺始建于明代。位于海淀區北安河鄉陽臺山下,大覺寺南部。該寺的建筑格局為四合院式布局,為三進院落。其中院有山門殿、正殿和配殿。寺南北建有跨院,各有正殿三間。清末為太監養老送終之所。寺坐落在小山腳下,坐北朝南。依山勢分為3級。最下層為水池,第二級有院門及馬圈等,最高處為四合布局的殿堂。由并列的3座院落組成。部分建筑已改建。寺內有清光緒十八年(1892)告示碑、光緒二十八年(1902)《重修蓮花寺碑記》碑和光緒三十一年(1901) 《重修蓮花寺碑記》碑。位于竹北鳳山山腳之處,有近40年歷史,樓高三層,內分前后殿,主祀觀世音菩薩,每年皆吸引不少善男信女。

    47/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北安河鄉大覺寺北約500米處的小山腳下。明天順五年(1461)建。寺坐西朝東,四合布局,分為南北兩院。南院門額曰“普照禪林”。院內正殿 3間,面積90平方米,明間后檐墻處增建有神龕。院內有明代所植古銀杏樹一株。寺內原有明、清時建、修該寺之后碑多塊。附近有貝家花園、周家墳、大覺寺和塔林等。

    48/華嚴寺

    華嚴寺位于德勝門外大街。明萬歷年間建,1930年重修。寺坐東朝西,有前殿、中殿、配殿、后殿和北跨院,有南向外垣山門,內有影壁。

    49/龍泉寺

    海淀區聶各莊鄉老爺嶺下,東距抬頭村約2公里。始建年代不詳,明代已有記載。寺坐北朝南,坐落在一條低緩的小山梁上。前臨山澗,澗上架有一座單孔花崗巖石拱橋。橋欄方形望柱,素面石欄板。寺四合布局,由西至東并列3座院落。西院為正院,有山門殿、正殿及東西配殿。殿內有壁畫。殿前古柏數株。院門外有一株銀杏樹,樹徑在1米以上,為明代所植。寺西崖有山泉,泉旁石上刻有蓮花圖案。這里曾是石榆河的源頭之一。龍泉寺北墻外約80米有石窟,是在一塊天然花崗巖石上由人工雕鑿而成。內壁略呈弧形。在正面石壁上,雕刻有3尊浮雕石像。開鑿年代已不可考。龍泉寺東北約100米處有石塔,建于清代,為覆缽式和尚塔。塔坐北朝南,由花崗巖砌筑而成。塔高6.1米。

    50/正覺寺

    正覺寺位于萬春園大宮門河池東側,俗稱喇嘛廟。寺坐北朝南,有山門3間;山門內東西側為鐘樓和鼓樓;一層殿3間,為天王殿;再進為三圣殿。三圣殿后建有大式重循八角亭1座,亭內正中的漢白玉石蓮花法座上供奉文殊菩薩神像,故稱文殊亭。亭后出月臺建樓閣1座,稱最上樓,經曲廊可達北樓;寺東別院建禪堂15 間。清末劃歸雍和宮下院;民國時為清華大學教職員工宿舍;現存山門、東西配殿、文殊亭等房20余間。

    51/萬壽寺

    萬壽寺在海淀區蘇州街廣源問西側,北靠中國大劇院,東臨紫竹院公園。萬壽寺建于明萬歷五年(1577年),為明清兩代皇家寺院,清干隆年間(1736- 1795)高宗將萬壽寺定為皇太后祝壽的慶典場所,故先后兩次進行大規模擴建和修葺。光緒年間(1875-1908)為慶賀慈禧六十大壽,又進行第三次重修。該寺經過三次修建后形成了集寺廟、行宮、園林為一體的古建筑群。寺分三路,中路為主體,西為行宮,東為方丈院,共占地31800平方米。中路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壽閣、千佛閣及碑亭。兩側有配殿配房。天王殿東西側有鐘鼓樓,曾放永樂大鐘(后移至大鐘寺)。光緒時慈禧來往頤和園,都要在萬壽寺拈香禮佛,在西跨院行宮吃茶點,故有小寧壽宮之稱。1934年前后,萬壽寺的前部曾辟為東北難民子弟學校。1984年中路辟為北京藝術博物館。

    52/秀峰寺

    秀峰寺位于海淀區北安河鄉鷲峰山下。明正德六年(1511)由太監高讓所建。1925年改名為修真觀。1929年復更名為秀峰寺,并予修整。寺有三進,殿房數十間。

    53/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北側,西山余脈聚寶山東麓,是一組布局緊湊、保存完好的園林式寺廟。創建于元至順二年(1331年),后經明、清擴建,始具今日規模。寺院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造。整個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進院落為主體,南北各配一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閉建筑手法,層層殿堂依山疊起,三百多級階梯式地勢而形成的特殊布局。因寺院依山勢逐漸高起,為不使總體布局景露無遺,故而采用迥旋串連引人入勝的建造形式。每進院落各具特色,給人以層出不窮之感。整個寺院,由山門至寺后石塔,高度相差一百馀米。在中軸線上的前幾重佛殿屋本為明代遺物,內有佛塑佛雕,其中立于山門前的一對石獅、哼哈二將,殿中的泥質彩塑以及彌勒佛殿山墻上的壁塑皆為明代藝術珍品。古人有詩云:“金風獵獵吹遠松,青霞朵朵生殘峰,西山一經三百寺,唯有碧云稱纖儂”。這首詩道出了碧云寺的美麗景色和纖秀形象。

    54/上方寺

    上方寺遺址位于海淀區聶各莊鄉鳳凰嶺山麓。東距抬頭村約5公里。遺址座落于山顛凹地中,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遼金時期的古剎,曾以妙峰為名。寺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原有殿3重,大殿后建有覆缽式花崗巖石塔一座。寺后崖下,有2口石井,水與井相齊,稱為滿井,是當地名泉之一。遺址中尚存明代石碑兩座,字難以辨認,明刻圓覺經石褐一塊,清代修寺碑一座。遺址前的山谷中有明代石塔一座,為覆缽式和尚靈塔,塔坐西朝東,背依高崖,前瞰深澗,全部由花崗巖砌筑而成。塔高6.1米,塔基平面呈亞字形。遺址北側,有元代磚塔,俗稱玲瓏塔,為金末元初當地某禪師靈塔,約建于元中統年間(1260—1264)。塔坐西朝東,為五檐六角密榴式磚塔,塔高約9米。塔身各角上分別裝飾有一座五檐六角密檐式磚雕小塔。

    55/十方普覺臥佛寺

    臥佛寺是西山的一座古剎,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50年),已有1300多年歷史。曾叫兜率寺、壽安寺、大昭孝寺、洪慶寺、壽安禪寺、永安寺、十方普覺寺,通常人們稱它為臥佛寺。俗稱臥佛寺,唐代建筑,內有5米余長右脅而臥的銅鑄大佛。是北京現存最大最古最精的銅臥佛像。它位于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30公里。該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后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為普覺寺。由于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后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磐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據元史記載:當時鑄銅像冶銅50萬斤,用工七千。銅佛身長5米作睡臥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頭。臥佛后面圍坐著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磐于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后事的景象。

    56/大正覺五塔寺

    在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的長河北岸。是在一個高臺上建起的造型別致、雕刻精美而連為一體的五座小型石塔,因此人們習慣上把真覺寺叫做五塔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年間(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達來到北京,獻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圖樣。永樂帝下旨建守造塔,明成化九年依所獻圖樣建成金剛寶座塔。八國聯軍侵華,寺院蕩然無存,唯塔幸存。這種類型的塔,現全國僅存6座:3座在北京,即五塔寺、碧云寺和黃寺各一座;另外3座一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在云南昆明妙蓮寺;一在河北正定廣惠寺。其中推北京五塔寺最為精美。

    57/大鐘寺

    大鐘寺位于海淀區北二環路北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至今山門高懸一塊青石匾額,上刻9條穿云飛龍,正中為雍正帝御筆“敕建覺生寺”。由于寺內有一口名聞遐邇的明代永樂大鐘,故俗稱大鐘寺。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第一道詔書就是從南京遷都北京。故宮、天壇和永樂大鐘是營建京師的三大工程。明成祖稱帝遷都,忙著鑄造大鐘,為的是宣揚“靖難之役”的“偉業”和定鼎北京的“壯舉”。

    58/陽臺山大覺寺

    大覺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西郊陽臺山麓。遼咸雍四年(1068年)建,距今己近千年,初名“清水院”。金時為西山八大院之一,稱為“靈泉寺”,明宣德三年 (l428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東,依山勢層疊而上,頗為壯觀。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殿、無量壽佛殿、龍王堂等建筑,寺宇最高處藏經樓院內有玲瓏舍利塔一座。布局謹嚴,深幽而寬闊。寺內泉水自石縫汨汨而下,匯成碧潭,又經石槽順山勢緩緩回流,使全寺呈現一派生機。

    H/石景山

    59/60/61/62/63/64/65/66八大處

    八大處位于北京西郊的翠微山、盧師山和平坡山之間,三峰之間的參天古樹掩映古剎8座,人稱“西山八大處”。有“三山八剎十二景”之稱,是京西著名的旅游、療養、避暑勝地。八大處公園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佛教寺廟園林,位于北京西山風景區南麓,方園三百三十二公頃,最高處海拔四百六十四米,是建國后北京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翠微山、平坡山、盧師山形同座椅,萬木蔥蘢;長安寺、靈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龍泉庵、香界寺、寶珠洞、證果寺錯落鑲嵌于重巒幽谷之中,古木與奇石相依、御碑與寶塔相映。園中八座古剎最早建于隋末唐初,歷經宋元明清歷代修建而成。其中靈光、長安、大悲、香界、證果五寺均為皇帝敕建。尤其是佛牙舍利塔,因供奉一顆佛祖靈牙舍利而馳名中外。

    67/承恩寺

    承恩寺在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東部。創建于明正德年間(1506-1521)。占地約30畝。承恩寺共計四進院落。寺之東部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殿、天王殿、大殿、后殿。大殿兩側有配殿、廂房數十間。院墻四周有瞭望更樓,為明、清寺廟所罕見。寺內尚有明碑2座。一為皇上敕諭碑,明正德八年(1513)立;一為吏部尚書李東陽撰記,正德十年(1515)立。天王殿四鋪壁畫各繪一騰龍,反映明代壁畫藝術的多種風格,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為石景山區保護文物。

    68/雙泉寺

    雙泉寺位于石景山區黑石頭鄉。明改稱香盤寺。寺廟始建年代不詳。至遲在金代中期便已建成。因寺右有雙泉,故名。雙泉寺北并建有一座祈福寶塔。距寺數百米,尚有雙泉橋一座。清代光緒年間重修,并易名萬善橋。遺跡有清碑二方,塔銘一塊,石佛造像兩尊,萬善橋一座。

    69/皇姑寺

    皇姑寺位于石景山區西黃村;使盟率冀ㄓ诿魈祉槼跄,初稱順天保明寺,寺有天順六年(1462)鑄造的銅鐘。嘉靖十二年(1533)將天順六年 (1470)的銅鐘重新翻鑄,現存大鐘寺。明萬歷元年(1573),慈圣皇太后又率眾捐一口銅鐘。清康熙十六年至五十年之間,皇姑寺毀于火?滴跷迨 (1711)重建?滴趸实塾票,以紀其事,同時易名顯應寺,F存皇姑寺是康熙重修時的規模。寺廟坐北朝南,山門、天王殿已無存。第二進院落觀音殿,第三進院落老祖殿。第四進院落藥師閣無存,西配殿尚存。

    70/慈善寺

    慈善寺位于石景山區天臺山。慈善寺座落在天臺之上,故又稱天臺寺。慈善寺始建年代不詳,據考證該寺最遲在清初已成廟。慈善寺分中、東、西三路,以西路的大悲殿為主,大悲殿三楹,正中供金漆木雕觀音像,兩旁有碧霞元君等八尊塑像,這種佛、道兩家共進一堂的殿宇,在京郊不多見。南山坡有座藏式塔,高約10米,傳為魔王和尚衣缽塔。每年三月十五日,為魔王和尚成道之期,慈善寺開廟三日,堪稱京西香火極盛之寺。慈善寺殿堂基本完好,但大部分塑像被毀。寺內外石刻眾多,以馮玉祥將軍留下的石刻最為引人注目。有“勤儉為寶”、“真吃苦”、“耕讀”、“淡泊”等楷書大字,前7字3尺見方,后4字2尺見方,鐫刻在山門外東山坡和寺后北山坡上。在“耕讀”、“淡泊”附近,尚有從《周易》摘錄的“八卦謙”200余字,每字半尺見方。

    71/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囗東北約兩公里的翠微山麓,其地山谷幽靜,景色宜人,峰巒綿亙,松林蔥郁。當走近法海寺時,有一座拱形小石橋,青石券洞上鐫刻著“四柏一孔橋”五個字。傳說此橋為明代所造。每當夏季來臨,清洌泉水匯成小溪,潺潺流經橋底;周圍蒼松巨柏又給這座古老寺廟增添勃勃生機。尤其是模式囗橋頭的古柏,法海寺門前的脫皮巨柏,寺內石墻上長出的奇柏,寺后古藤互生的柏林,寺西的山谷翠柏,寺東的天然長廊柏,無不鐵骨錚錚,形成令人振奮的柏畫林濤。法海寺坐北朝南,由南往北順山勢而建,主要建筑分別設置在三級平臺上。第一級平臺有山門殿,第二級平臺有四大天王殿,第三級平臺是大雄寶殿,環寶殿東西南三面是迥廊式祖師堂。法海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今存山門殿仍保留著明代建筑風格,四壁立障曰板,拱形券門,斜格木欞窗,前后挑檐雄偉宏大,歇山頂覆以黃琉璃瓦。山門殿后是一東西橫向長方形院落。正中設數十級臺階,通向天王殿和大雄寶殿。該寺西北有“西廟”,廟內以龍泉聞名,曾為法海寺之水源。寺東不足一里的石質山坡上,有一百多萬年前形成的大片冰川擦痕,對研究我國冰川學以及地質分期、古生物分布和猿人生活環境等有重要參考價值。法海寺主要聞名于寺內的壁畫,經過五百多年漫長歲月,法海寺大雄寶殿的六面墻上,至今完整地保留著九幅極其精美的明代壁畫。壁畫分布在大雄寶殿北墻門的兩側、中佛像座龕背后和十八羅漢身后兩面山墻上,壁面積達236.7平方米。專家們一致認為,在我國現存明代壁畫中,從壁畫藝術、規模、完整程度和壁畫制作工藝、繪畫技巧、人物造型及用金方法等多方面綜合論證,法海寺壁畫堪稱我國明代壁畫之最。最為珍貴的壁畫要算北墻門兩側所繪《禮佛護法圖》。該圖由帝后、天龍八部和眾鬼神組成浩浩蕩蕩的禮佛護法行列。兩幅畫共有人物35人,三五成組互相呼應,人物服飾華麗,儀表莊重溫雅,色澤艷麗而濃厚。全殿九幅壁畫共繪人物77個,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態各異,神情不一。有說法和坐禪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進的,還有冉冉飛舞的。所繪人物、禽獸、神怪和草木等,不僅形象真實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諧明快,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凈、或莊嚴肅穆的佛國仙境畫面。

    72/賢良寺塔院

    賢良寺塔院位于石景山區翠微山虎頭峰下、八大處長安寺以南半里許。賢良寺舊在東安門外帥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廟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親王府。怡親王死后,改建為佛教廟宇。干隆十二年(1747),遷建賢良寺于冰盞胡同。賢良寺賜地在虎頭峰下。塔院原有兩處,當地俗稱東、西塔院,F存東塔院。東塔院有2塔,民國元年秋落成。東邊一塔高約7米,為呂和尚之塔;西邊一塔高約8米,塔剎已失,為明公和尚之塔。二塔坐北朝南,東西排列,均為藏式塔。

    73/姚家寺塔

    姚家寺塔位于石景山區盧師山八大處證果寺以東l公里。塔高約10米。為八棱七級,塔旁為漢萍禪師墓。姚家寺即圣水寺,或曰勝水禪林。因該寺水井水質純正,而得名。

    I通州

    74/寶光寺

    寶光寺位于通州區次渠鄉次渠村。舊名法華寺,元大德元年(1297)建,明正統五年(1440)敕賜寶光禪寺,為通州區重點保護文物。寶光寺南向二進,山門內鐘樓1座,內懸銅鐘1口。鐘身鑄有“大明景泰”。正殿后有磚塔1座,名定光佛舍利寶塔,高30余米,圍24米。1976年唐山地震,定光塔塌,寶匣內出土精美銅鏡5塊(東南西北中各置1塊),還有銅牌、銅馬、銅塔各1件,另有經書1部! 

    75/燃燈塔

    燃燈塔位于通州北城,大運河北端西畔。據縣志載,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諸代曾予以維修。燃燈塔為磚木結構,密檐實心,八角形13層,略有收分。原高 48米,圍44米,須彌座,雙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磚雕,下腰置二龍戲珠,上腰設三壺門,內鑲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頂盔。此塔距潞河數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干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詩句?滴跏四(1679)地震,其身傾圮,發現一顆佛牙與數百粒舍利;1900年,八國聯軍占據通州,對塔進行破壞;1976年唐山地震受損。1985年9月重修,塔剎增高5米,添相輪二、圓光一、仰月一、寶珠四,添設避雷針,重修塔頂蓮花座及各層塔檐,補鑄銅鈴,按原色油飾。

    J/大興區
    76/無礙禪師塔

    無礙禪師塔位于大興縣榆垡鎮履磕(里河)村內。原有古剎靈言寺。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寺西南角處遺留元至元九年(1272)建造的磚塔一座,是名僧無礙禪師之墓塔。

    77/火神廟

    J/昌平區

    78/延壽寺

    延壽寺風景區位于昌平區長陵鎮黑山寨村北2公里處,傳說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在此區域內為明帝王選陵寢,只選中十二陵,因只差一陵址,而改選在現在的十三陵。軍師劉伯溫不忍舍棄這塊風水寶地,而在此修建了寺院,取名延壽寺,來保佐大明江山永固,大明君民益壽延年,國家強盛不衰。延壽寺俗稱下寺,原名報恩寺?滴51年(公元1711年),僧人性喜之徒海滄接引其弟海明來山,并將中寺塔之南、天慶寺東側一平坦地段劃予海明,同年,海明便募化修建寺院,為報答師兄的引薦之情,便將寺院名之為報恩寺。清乾隆年間該寺修繕,并改名延壽寺至今。玉佛殿,供奉一尊長達5.20米的玉佛,玉佛是由緬甸玉及緬甸工藝精雕面成,佛的右手置于頭下,旦側臥姿,為釋迦牟尼涅相。該玉佛系五臺山僧人覺然師傅于1998年8月2日所請,同年9月20日由遼寧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照圓法師主持了開光大典。這里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早春的奇花異草、山野菜遍布山野,尤其是二月蘭花盛開時節,似精心編織而成蘭色地毯。其中臺灣王朝春居士每年必來延壽寺,并捐資1200美元,用于寺院修繕。

    79/敕賜和平寺

    敕賜和平寺位于長城八達嶺南麓昌平衛星城西北15公里的龍鳳山腳下花塔村內,交通十分便利,有鐵路、高速公路直通南口重鎮,公路直通寺院。敕賜和平寺由唐代名將尉遲恭臨建,由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古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之說,寺院所在花塔村環境優美,背靠青山,面對京北平原,四季宜人,果香糧豐,寺院內一派幽靜,春來鳥語花香,夏到綠樹成蔭。相傳1000多年前三國末、晉初就修建了敕賜和平寺,傳說有一個小姑子庵在白羊城的雙山因交兵作戰遭到破壞,僧人自養兩只白鴿放出后落在龍鳳山頂,后來就在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以后唐、宋、元、明、清各代都進行修建,從古到今人們都熱愛和平寺。和平寺的整個建筑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環境,寺院正處在龍鳳尾山坳之下,山峰險峻景色秀麗,真是:大地金沙神仙府,層層殿堂隱山下。龍鳳交接環山抱,松柏荊棘古樓亭。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0/居庸關云臺

    居庸關位於昌平縣境內,距北京市區五十馀公里,是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兩旁高山屹立,翠幛重疊,中有長達18.5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居庸關之名,跟“徙居庸徒”之意。傳說秦始皇修長城時將強徵來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三國詩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遼、金、元、明、清各代均稱“居庸關”。這里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云臺在昌平縣居庸關關城內。為一過街塔基座。云臺用漢白玉石砌成,在云臺上,有三座形制與妙應寺白塔相似的喇嘛式塔,石結構,體積較小。到元末明初,塔被毀壞。云臺平面矩形,臺基底東西長26.84米,南北寬l7.57米,臺身斜收,高g.5米。臺頂四周設石護欄及排水龍頭。臺座中間,南北向開五邊折角式拱券門,門洞寬6.32米,高7.27米,可通車馬。內雕有迦樓羅(金翅鳥)、大象、猛龍、大蟒神、卷葉花等;券洞內兩壁刻四大天王,壁間有用梵、藏、八思巴、維吾爾、漢、西夏六種文字題刻《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券頂上正面雕有曼陀羅紋飾五攢,兩側斜面雕坐佛十尊,十佛之間遍雕小佛(千佛);券洞邊上雕飾各種花草圖案,是現存稀有而精孜的元代雕刻藝術杰作,又是我國現存最大的臺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1/銀山塔林

    銀山塔林位於北京市昌平縣海子村西南、銀山南麓古延壽寺遺址上。這里峰巒疊翠、松柏成蔭,高高突起的銀山主峰,由黑色花崗巖組成的山崖陡峭蒼黑,山頂冬有冰雪層積,色白如銀,人稱“鐵壁銀山”。山上開闊地中,密檐式寶塔巍然屹立。淡黃色的石塔由臺基、塔身、斗拱和塔剎構成,外表用各種石雕、石刻或琉璃剪邊,脊獸裝飾,華麗挺拔。人稱“銀山寶塔”。這里有金、元兩代磚塔七座,是昌平八景之一。其中五座是金代(1115-1234年)墓塔,兩座是元代(l271-1368年)墓塔,均為磚結構,密檐式。塔下有高大須彌座,須彌座和第一層塔身,均有精美雕飾,檐下有磚刻斗拱。第一層塔身以上均施迭澀,挑出短檐。塔的高度都在20-30米之間,*少林寺、靈巖寺塔林中的墓塔要高大得多,兩座元代塔,也是磚結構,但體積較小。其中一座密檐式,檐下刻斗拱,塔的立面富有曲線美。另一座是密檐樓閣式和覆缽式相結合,很特殊。這一古塔林是今天研究當時佛教藝術和磚石建筑技術的珍貴實物資料,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K房山區

    82/常樂寺

    常樂寺位于房山區青龍湖鎮崇各莊鄉常樂寺村,始建于明代,原有建筑為兩進殿堂,為無粱殿和后殿,并設有配殿,F保存完好,已列為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另外,姚廣孝墓也坐落在常樂寺村。

    83/環秀禪寺

    環秀禪寺位于房山區崇各莊鄉小幼營村西。始建于明成化年間。寺坐南朝北,占地約3340平方米。正殿完好。正殿面闊12.3米,為3間無梁殿建筑。殿內為寫隆頂,高7米。對面的墻壁上有券頂的佛龕3個,下設連通的須彌座。座和佛龕都是漢白玉石壘砌。座高1.1米,長6.3米。佛龕各高1.6米,直徑1.3米、進深1.2米。殿前有月臺,長8.5米,寬2.3米,高1米。其上矗立螭首龜趺碑記一座,為“敕建環秀禪寺碑記”。

    84/岫云觀

    良鄉離宮是明代京南唯一的一座行宮,氣勢宏偉。明朝衰落以后改作佛寺名恩惠寺,在各殿供奉佛像,并按寺院規制于二進院東側建鐘樓、西側建鼓樓。后來又改為道觀,名岫云觀。清末民初,末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宮內的太監也被逐出,一部分流落到岫云觀內,所以當地人便稱這座歷盡滄桑的明代離宮為“老公廟”。大約在1957年前后,良鄉離宮開始遭到破壞,現在僅存皋殿和五進殿。岫云觀修繕工程已完工。

    85/弘恩寺

    弘恩寺位于竇店鎮望楚村西。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毀于大火,后又重建。寺坐北朝南,五層院落,碑刻林立,是明清一座規模宏大的重要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門、鐘鼓樓和五層殿宇。山門舊有漢白玉石匾,額曰:“敕建弘恩寺”,今山門無存,匾移置第二層殿前。鐘鼓樓亦廢。第一層殿三間,是哼哈殿,內供泥塑哼哈二將,面闊三間;第二、三層殿各五間,二層殿為天王殿,三層殿稱彌陀殿,均前出一步廊。前面三殿保存完好。第四、五層殿各五間,亦前出一步廊,但已頃圮,從殿基柱礎判斷,規模大于前三殿,四層殿為觀音殿,以第五層殿最宏偉,為釋迦殿,俗稱白皋,為兩層樓閣建筑。白皋往東有黑皋,為八角樓,毀于民國九年(1920)。寺內原有東西配殿、廡殿各27間,現僅存16間。寺前是塔院,分為南北兩院。南塔院有50余座墓塔,北塔院有100余座,F塔已無存。整座寺院圍以高大石墻,乾隆帝曾至此,F為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86/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云居寺石經山雷音洞上面,建于唐開元十八年(740)。金仙公主塔坐北朝南,通體高3.5米,全部采用漢白玉石精制而成;蓧K石砌壘。中間用4塊厚板石組成方形佛龕,正面設券門。門兩側各有浮雕金剛力士一尊。自門向里,對面石壁上又呈現出一組浮雕,釋迎牟尼端坐中間,兩側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層疊澀檐,塔上有銘文。

    87/天開塔

    天開塔位于房山區岳各莊鄉天開村南里許。建于遼代。塔南向,坐落在山崗中腰,為八角形3層空心樓閣式,高約15米。須彌座裝飾斗拱,束腰浮雕團龍、行龍等。塔身4個正方向每層均開發券的拱門,其它4面則辟為直欞假窗。每層檐均裝飾斗拱。塔剎已毀。塔內設中心柱,柱與外墻之間是回廊。上下各層有爬梯貫通。

    88/下寺石塔

    下寺石塔位于房山區張坊鎮下寺村北3.5公里處。始建于唐代。石塔坐北朝南,方形,高3.7米。通體采用漢白玉石制成;脡K石壘成。中間用四塊厚板石組成方形佛龕。龕的南面設券門。門兩側各浮雕金剛力士,反映出唐代雕刻技藝。自門向里,正面石壁上又一組浮雕:釋迦牟尼端坐中間,兩側各有他的弟子1個。這組雕像高0.4米,寬0.44米。佛塞西壁石料脫落,上部是仿樓檐7層,各層檐采用疊澀做法,每兩檐間線刻纏枝花寶珠塔剎。塔的整個造型呈筍狀。此地原有上寺和下寺。下寺村就是以寺命名的。上寺就在石塔旁。塔北側發現了大量的唐代磚瓦、瓷片等,塔西懸崖問有羊腸小徑,石壁上有打鑿的文字“上天橋”、“仙仁水”、“如來愁”。

    房山古塔

    房山區現存古塔107座,約占北京市現存古塔總數的一半,故贏得“房山寶塔冠京師”的美譽。游覽房山,舉目可見式樣各異、年代不等的寶塔。雖久經風霜,但風貌猶存。前保存較好的有良鄉昊天塔、云居寺北塔、萬佛堂花塔,嚴行大德靈塔、齡公和尚塔、姚廣孝墓塔、豆各莊塔、鎮江營塔等。大部分是紀念埋葬僧人的靈塔。

    89/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昊天塔,又稱“多寶佛塔”。位于良鄉東關燎石崗上,遼代修建。塔身通高47.5米,呈八角形,是北京地區唯一的一座五層樓閣式空心磚塔。塔內各層有回廊,廊內有瞭望孔,曾用于軍事瞭望。景區內最為有名得當數唐塔,唐塔數量眾多,約占全國現存唐塔的三分之一。

    90/區境內現存最古老的塔是云居寺唐塔,共8座,均為漢白玉石塔。其中,最早的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最有名的是位于石經山的唐玄宗八妹金仙公主塔。

    91/92/云居寺北塔和萬佛堂花塔,建筑風格也很突出。云居寺北塔又稱“羅漢塔”,建于遼代。通高30米,頂部似鐘,下部如缽,兩層樓閣式的塔身,塔座緊腰處有一周伎樂天磚雕。全國現存兩座,形式極為少見。萬佛堂花塔,位于河北鎮萬佛堂村,遼咸雍六年(1070)年修建。通高24米,上部呈筍狀,至頂小龕密布,龕內各供佛像,每龕下飾有伸頭向外的磚雕獸首或象頭。遠望如花盛開,是中國現存準確年代最早的花塔。

    93/現存明塔以崇各莊鄉常樂寺村東的姚廣孝的墓塔。通高33米,八角形九級密檐式。塔身往上是九層疊澀檐,各角均懸銅鈴。塔剎鐵制,狀似葫蘆。在明塔中,崇各莊鄉的豆各莊塔和南尚樂鄉的鎮江營塔也各具特色。豆各莊塔由座上的三層磚雕蓮瓣托起,每兩層檐間飾上下對稱的印覆半蓮瓣,多達八層,并用蓮花封頂。鎮江營塔為一座覆缽式石塔,方型須彌座,束腰浮雕仰覆蓮,上部是九重相輪寶珠剎。

    94/豆各莊塔

    豆各莊塔位于房山區崇各莊鄉豆各莊村西約200米的臺地上。始建于明代。八角形,通高約15米。塔基的須彌座束腰間,八面磚雕輪、螺、傘、蓋、花、罐、魚、腸的八寶圖像。座上端為上下3層磚雕蓮瓣。塔身八角柱形。東面辟券門,其它各面,分別開設磚雕的假門、假窗。塔身之上是9層仿樓閣建筑。第l層檐下裝飾斗拱。其它每兩層榴之間做成仰、覆蓮瓣。檐子為疊澀式。塔剎由下大上小的兩層磚雕蓮花組成。這座塔的特點之一是采用蓮花裝飾的成分多:整個塔由座上的3層蓮花托起,每兩層檐中央又裝飾上下對稱的仰覆蓮瓣,共有8層之多;再用蓮花封頂。

    95/周吉祥塔

    周吉祥塔位于房山區上方山下孤山口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間。塔面南向。磚石結構,八角形七級密檐式。通高約18米。塔基由漢白玉石砌壘,高l米,須彌座塔基束腰間磚雕花卉、人物故事等。塔身八角形,每角有磚砌圓柱。塔身的其它各面,均雕以假門或者假窗。塔上部的各層檐,均采用正反疊澀做法。每層檐的角梁垂掛方形銅鈴。塔前約10米的地方原有碑記兩座,1966年一碑被毀。

    96/白水寺

    白水寺位于房山區西北6公里歇山崗。又名興隆寺,俗稱大佛寺,始建年代不詳。白水寺由于年久失修,僅存無梁殿l座和3尊石雕佛像。大殿坐北朝南,重檐房殿頂,磚石結構。殿內有3尊花崗巖石雕站像,中為釋迦牟尼,高5.8米,與臥佛寺大銅佛不相上下,螺發,無高肉髻,兩耳垂肩,身著袈裟,腳踏橢圓形蓮花座。兩旁為阿難、伽葉二協侍。白水寺石佛是北京保存最大的石佛像。

    97/于莊塔

    于莊塔位于房山區竇店鎮于莊村南的土坡上。又稱和尚塔。塔建于金代。磚結構,為六角形三級密檐式,通高約8米,周長4.8米。

    98/照塔

    照塔位于房山區南尚樂鄉塔照村東的山巔。建于遼代。塔坐北朝南,為八角形七級密檐磚塔,通高15米。此塔當地傳說為風水塔。塔基為須彌座,高3米,每面寬2.2米。中部塔身高2.2米,每面寬1.75米。塔身正面有券門,其它各面設假門和假窗。塔身之上為仿木磚刻額枋檐椽和磚制的一斗三升斗拱。上邊是七級疊澀檐,塔尖為攢尖剎。

    99/玉皇塔

    玉皇塔位于房山區云居寺的東南、高莊村北。始建于遼代。塔坐北朝南。磚結構。八角形七級密檐式。高約15米。塔座為八角須彌座式,上面裝飾磚雕的人物故事、動物圖象等.塔的中心有八角柱,塔身正面開設券門可以入塔。門內曾經供奉漢白玉石的玉皇大帝雕像。東、西、北面設磚雕假門,其余4個斜面設磚雕假窗。再往上就是密檐七層塔檐,各角角梁均懸銅鈴。塔頂八角攢尖式,八條脊由封頂的鐵球朝八方延伸,盡頭有垂獸套獸。

    100/鐵瓦寺

    鐵瓦寺位于房山區河北鎮政府院內,因殿頂滿鋪鐵瓦而得名。鐵瓦殿座北朝南,北靠青山,面對大石河。寺院內古柏蒼翠,寺后清泉汨汨流淌,景致優雅。泉水長年不斷,順暗溝流入大石河。山門的額楣上嵌匾:楷書“鐵瓦禪林”;進山門,兩旁各有配殿兩間,均厚檐、清水脊;正殿是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間的鐵瓦殿,為清康熙32年重修。鐵瓦殿圓柱形建筑,高6米,直徑5.8米,發券門窗,殿頂采用攢尖做法,6條脊身朝6個方向垂下,把頂分成6個扇面。頂上滿鋪鐵瓦,共計有458塊。每塊長0.31米,直徑0.13米。瓦表多有鑄字,如“菩薩頂正德十年(1515)造”、“五臺山菩薩頂鐵瓦寺”等。殿尖由寶珠收攏,殿脊和剎也是鐵刺,用鐵約3000公斤。類似建筑,世界少見。

    101/大歷禪寺萬佛堂

    萬佛堂在房山區磁家務南面,建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臺上。創建于唐玄宗時期(713—756),原名龍泉寺,后改大歷禪寺。萬佛堂又稱萬佛龍泉寶殿。幾經興廢,現存為一座明代無梁建筑。萬佛堂內三壁嵌滿唐大歷五年(770年)鐫刻的“萬佛法會圖”漢白玉浮雕。正中雕釋迦佛坐像,兩側雕分乘獅、象的文殊、魯賢菩薩,前后還有天王、神人、侍佛者等,或雙手合十,或獻花薦寶,形態不一。其中西南壁伎樂天浮雕最為精美,天人持各種樂器作彈奏之狀,肌肉豐滿,形態自如,是唐代雕刻藝術的杰作,F存的萬佛堂為3間無梁殿,歇山頂。門循上嵌有四周浮雕蓮花瓣石匾。殿內正面和兩山墻下端鑲嵌的“萬菩薩法會圖”,長23.8米,高2.4米,由31塊長方形漢白玉浮雕而成。是唐代浮雕藝術的代表。萬佛堂花塔公元1070年修建,通高24米,上部呈筍狀,至頂小龕密布,龕內各供佛像,每龕下飾有伸頭向外的磚雕獸首或象頭,遠望如花盛開,是我國現存準確年代最早的花塔。也是北京僅存的兩座花塔之一。

    102/良鄉多寶佛塔

    良鄉多寶佛塔俗稱良鄉塔,在房山區良鄉鎮東北的燎石崗上,建于遼代。塔為平面八角形,高約36米,五級空心樓閣式。塔身第一層高大,正東南西北各辟券門,其余四面開直欞窗,檐下施隱作磚斗拱,有梯可登。四面原有佛龕,佛像已遭破壞。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F為北京地區唯一的樓閣式塔,又稱吳天塔,現已整修一新。

    103/瑞云寺

    瑞云寺位于房山區史家營鄉曹家房村。建于遼代,現存建筑為清代重修。該寺歷代為佛教勝地,民國初改為道觀。山門是單間無梁殿,“瑞云觀”3字由曹錕所書。寺中保存元代“故大行禪師通圓懿公功德碑并序”碑。碑記文字有2600字之多。為房山區重點保護文物。

    104/呂祖廟

    呂祖廟位于房山區良鄉西北25公里大南峪,坐西朝東。隨山勢而建,前低后高。中軸線四進院落。

    105/靈鷲禪寺

    位于房山區坉里鄉北營村谷積山,建于元代,F寺院建筑為明代修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軸線上。有山門、二進殿宇和4塊石牌。山門與第一進殿之間有明正統五年(1440年)額篆書“敕賜靈鷲寺”。寺后臺地上有圓通殿一座。在谷積山中還有古塔三座,分別立在三座山上。鈴檔塔建于明代,鞭塔建于遼代,東塔也稱和尚塔,即成化十五年(1479年)所建。山上還有張公、華公太監墓。

    106/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縣西南山區山巒起伏的一塊小盆地里,距北京約75公里,背后以朱山為依托,對面以石經山為屏障,坐落在逐鹿山中。云居寺以佛舍利和石經而聞名于世,是京郊具有金石、書法、美術、民族史、佛教史等重大文化意義的古跡,在北京以至全國諸多古寺名剎和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云居寺創建於隋唐時代,歷代屢有重修擴建,成為華北地區著名寺院之一。寺院部分抗*戰爭時期毀於*軍炮火,現僅存遺址。寺東北1.5公里處石徑山上有藏徑洞九座,洞內保存了自隋至明代刻制的石經板,連同寺院南端藏經穴中遼、金經板共143l2塊,鐫字數千萬。除去重復刻造者外,計刻經112O馀部,刻工精湛,為中國佛教文化珍品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全、保存最好的石刻大藏經,在中國佛教史上值得大書特書?讨圃凭邮瘡降囊幠,遠超過北齊的音堂山摩崖石經和泰山經石峪刻經。云居寺周圍現存唐遼石塔及遼代磚塔共六座,互相拱衛,從而形成云居寺特殊的佛教人文景觀。其中唐代(618-907年)所建方形石塔,以著名的房山石窟漢白玉為原料,精雕而成。塔分單層和密檐式兩種,平面呈方形,正面辟尖拱形門,內兩側刻披甲胄金剛武士,生動逼真。1949年後,人民政府對云居寺所藏石經進行了發掘和整理。到現在還完好保存的石經就有14,278塊,分別藏在對面石經山上的9個洞內和云居寺文物保管所里。1961年3月,國務院將云居寺遺址、兩座遼塔、八座唐塔、藏經洞和石經,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并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先後對遼代北塔進行了加固維修,安裝了避雷設施,為保護石經板蓋了石經庫,以使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貴文物代代相傳。

    L懷柔

    107/紅螺寺

    紅螺寺,一個名字惹出一段絢爛紅塵。紅螺寺乃是明正統年間“護國資福禪寺”的俗稱,來源于一個民間故事。流傳到現在,故事有幾個版本,不過是說玉皇大帝的兩個女兒來到這里,化成兩個巨大的紅螺棲身紅螺湖。不同版本在于兩個仙女下界原因的區別:貪戀人間風景、愛慕人間感情或者肩負拯救黎民于水火的重任。紅螺寺的原名被人們遺忘了,反倒是這個帶著風情故事的俗名被佛界與人界共同接受,或許這也暗示著紅螺寺一度會成為一片絢爛紅塵,陷進無盡的人間煙火中去。(紅螺寺大雄寶殿旁供奉舍利的資料牌顯示:“1950年,紅螺寺改為學校,僧人遣散,上世紀70年代,設為地震觀測點,紅螺寺遭到徹底破壞!保┪覀儸F在看到的紅螺寺均為當代新建的,除了1993年修復紅螺寺時找到的13顆舍利,古寺留下的只有植物。紅螺寺所處的地域周圍還有紅螺湖、雁棲湖、懷柔水庫,年平均氣溫11.5℃,植被覆蓋率在80%以上,原是個天然的保鮮室。所以除去人為破壞的,自然的東西都留下了,留下的有三處,被稱為紅螺三絕。

    補充:

    125/鳳翔寺

    鳳翔寺位于懷柔縣城東南十里的仙臺村內。唐朝始建。原名“仙圣傳院”,金代時改為“鳳翔寺”。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嘉慶年間,現存大殿。殿南向,面闊3間12米,進深7米,高約7米,硬山調大脊,5架梁,大殿建筑80平方米。左右各有耳房兩間,東西廂房各有3間。院內有古柏兩株,徑近2尺。圭首方座青石的重修鳳翔寺碑,立于大殿前面。東廂房北山墻處存有大鐘一口,萬歷年鑄成,高約1.3米。大門外有遼代經幛兩尊。

    M/門頭溝

    108/大悲巖觀音寺

    大悲巖觀音寺位于齋堂鎮沿河城向陽口村北約4公里的深山之中,山路崎嶇.艱險人跡罕至."其峰峻頂接之青云,蔓林美翠圍繞之嶺坡.津滴水以盈池,汪洋碧湛而清涼,懸空x巖之數丈,內隱殿堂之曾房,安置圣像號曰大悲."因寺廟建在石巖凹進處,而斜出的山崖又未將寺廟全部蓋住而被當地人稱為“蓋不嚴小廟”。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代,建筑多已圮傾,有山門殿、正殿、東西配殿各三間;右側墻上書有“門頭溝區人民政府1981年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字樣;寺內有明清時期碑刻兩座,其中的“萬古流芳”龜趺碑首有云紋雕刻裝飾,另一通牌為“重建大悲觀音寺碑記”,落款“祟禎歲次辛己孟夏建立”;正殿依山而建,墻體已部分倒塌墻上的壁畫仍有部分留存,顏色艷麗功法自然,依稀看出畫上觀音的蓮花寶坐與座下麒麟;寺后山崖處,有三眼泉水自石刻龍頭流出,現已幾近干涸。正殿西側一小跨院,南面有正房三間;寺西有洞額題“群仙塘”;寺東有三合院落玉皇廟,正殿下有石室額題“創修斗閣朝云洞”大字是民國十七年手跡,正殿下有石室,內有三層石臺原來應該供奉神佛,石臺上有龍形壁畫;上兩層石階內套耳室,墻上有手洞,應是放油燈處,石室上殘留有正殿,三窟石龕上的仕女畫像線條流暢,體態安嫻。

    109/崇化寺

    崇化寺遺址位于門頭溝區城子西側,九龍山下。該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間,原寺占地60多畝,已有600多年歷史。該寺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四周林木茂盛。寺前有二株古銀杏高聳入神怡,F在該寺殿宇殘破不堪,僅存遺址,寺后有幾塊石碑留存,成為該寺興衰的歷史見證。

    110/戒臺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戒臺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風景秀麗。戒臺寺位于門頭溝區的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離區政府11公里,西靠極樂峰,南倚六國嶺,北對石龍山,東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東,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積4.4公頃,建筑面積8392平方米。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廟巍峨宏大的氣勢,又有江南園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既有濃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又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不僅是中國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時也是一處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戒臺寺始建于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臺寺。歷史上的戒臺寺在中國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寺內的戒壇可以授佛門的最高戒律菩薩戒,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最高學府之一。又因其曾持有遼代道宗皇帝親筆抄寫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而從遼代到元代中期,一直是北方佛教律宗的中心。戒臺寺自遼代建立戒壇以后,一直受到歷代朝廷的重視,很多代住持都是皇帝親自選派,不少名僧111/西峰寺

    西峰寺位于門頭溝區永定鎮岢籮坨村西。建于唐,初名會聚寺,元稱玉永泉寺。寺內有勝泉池。英宗朱祁鎮賜額名“西峰寺”。寺現存山門殿、天王殿以及兩廂回廊禪房30余間。寺內有銀杏一株,為元代所植,頗具觀賞價值。

    112/雙林寺

    雙林寺位于門頭溝區清水鄉上清水村西北山坡間。遼稱清水院,創建于元至正年間,是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金、元、明、清歷經重修,F存遼統和十年(992)經幢一座,元代建筑的小殿堂一座。下為8方基座,有圓形仰蓮承托幢身。幢身為兩層,是上下有收分的八棱形。其上有方形小龕,周雕佛像,龕頂以定珠狀石件為結束。下層幢身刻有《尊勝陀羅尼經》及題記。是考察遼玉河縣地理轄界的重要文物遺存。在此你可以充分了解到遼、元建筑的宏偉,身臨名山古剎,您時時能感受到鬼斧神工的宗教建筑藝術與廣袤深邃的大自然相和諧的無窮境界!

    113/靈岳寺

    靈岳寺位于門頭溝區齋堂鎮北部5公里的白鐵山上。靈岳寺創建于唐貞觀年間。遼代時重建,此時稱“白貼山院”,到了金代改稱“靈岳寺”,即為現名。靈岳寺的寺院處于白鐵山主峰前的平臺上,其朝向為南,在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和釋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門兩側為鐘鼓樓遺址。其中天王殿為懸山式建筑,建筑設計極為巧妙。在殿內供奉著四天王、韋陀及接引佛塑像。釋迦佛殿,為單檐廡殿頂調大脊式建筑,面積達100余平方米。檐下雙昂五踩斗拱,拱眼壁為彩繪佛像。殿內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薩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毀。寺內現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靈岳寺記》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靈岳禪林碑記》。

    114/靈嚴寺

    靈嚴寺位于門頭溝區齊家莊鄉齊家莊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間,后又于元至正年間重建,而到了明永樂年間改為尼姑寺。靈嚴寺北踞金柱山。寺院南向,原有山門殿、鐘鼓樓、太子殿、伽藍祖師堂、大雄寶殿以及兩廂配殿十數間?箲鹌陂g,靈嚴寺大部分被日軍焚毀,只剩下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整體建筑體現出元代手法和工藝。該殿頂及山墻等在清代曾改建過。殿內現供奉釋迦佛像,兩側銅菩薩像4尊,佛前小佛像4排,多達50尊。殿東側塑劉備、關羽、張飛像,置于龕臺內,西側有如來佛龕,佛像背光上頂金翅鳥。靈嚴寺內現存的還有: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靈嚴寺記》碑和嘉靖六年(1527)《重修靈嚴寺碑記》。

    115/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京西門頭溝區東南部、太行山余脈寶珠峰南麓,因廟后有龍潭,廟前有柘樹,山名潭柘山,寺名也就名之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比北京城建城還早800年。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時期(265-316年),時稱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故有“先有潭柘, 后有幽州”之說。唐代擴建后名龍泉寺、金代重修后名大萬壽寺、清代大修時改稱岫云寺,至十七世紀末形成現在的規模。俗名“潭柘寺”千古流傳。潭柘寺后有九峰環抱,寺前山峰則如巨大屏風,俗語有云:“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寺廟依山取勢,氣度恢弘。殿堂逐級向上,參差錯落層層排列,四周有高墻環繞。寺院內外古木參天,寺前流水淙淙,僧塔如林,修竹成蔭。清康熙皇帝稱贊這里是:“名山勝境不次于五臺山!1957年,潭柘寺被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潭柘寺占地面積6.8公頃,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主體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后宮等。西路有愣嚴壇(已不存)、戒臺和觀音殿等,莊嚴肅穆。此外,還有位于山門外山坡上的安樂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師靜室、歇心亭、龍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磚塔或石塔。

    N/密云

    116/超勝庵

    超勝庵位于云峰山頂。距密云縣城60公里。占地500多平方米,南北呈長方形。遼代始建,明清時重修。超勝庵有十景:“石橋雙柏”、“艮巖”、“妙云亭”、“普門橋”、“朝陽洞”、“蒼玉屏”、“無盡意臺”、“法幢”、“積翠崖”、“南天門”。該庵分前后兩進院落,前院有儀門3間,中間為山門過廳,門內兩側有泥塑彩繪的站馬、馬童和坐像。山門外東西各有一側門,3門均為拱形券門。正門前有一座小石橋和18級條石雕刻的臺階。石橋旁原有兩顆柏樹,稱為“石橋雙柏”。儀門殿東西兩角建有鐘鼓二樓。前院正殿3間為天王殿,內有泥塑四大天王像。殿外兩側各有一座螭首龜躍石碑,后院正殿3間是大佛殿,內有泥塑如來和弟子像,殿前月臺兩側各有3間配殿,均有塑像。

    117/冶仙塔

    冶仙塔位于密云縣城東北4公里的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濟寺,寺塔稱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燈”。這是密云外八景之一,仙燈之光,似乎要長明萬代,引起人們有所期待。想當年冶塔一定在夜晚之中顯得特別明亮,晚居之人,所被奪走目光的一定就是它了。冶仙塔初建于遼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約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兩層,每層各有一拱形券門,門洞朝南,周圍有磚雕假窗和磚雕花飾。塔基、塔身、塔頂全部為磚雕仿木結構。相傳高僧季小唐在塔內修煉之時,夜晚塔頂處常有串串紅燈照耀,所以稱冶仙塔為“冶塔仙燈”。

    118/文廟

    密云文廟位于密云縣城內鼓樓東大街路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是密云縣僅存的一座明清殿式古建筑。文廟占地4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進入密云文廟,可見其正院前有牌樓式大門,大門又分3個門,中間為欞星門,東為金聲門,西為玉振門。門內有人工鑿砌的“泮池”,池上建有兩座并列的單孔小石橋(即密云縣八景之一的“三步兩座橋”)。泮池東西各有廂房3間,東廂為名宦祠,西廂為鄉賢祠。經過泮池就是戟門,戟門共3間,即“三門”,另有東西角門各1個。主建筑有,大成殿5間,東西兩廡各7間。大成殿的后院還有明倫堂、尊經閣、學署、崇圣祠和啟圣殿,東跨院有文昌殿,西跨院有節孝祠。除大成殿外,其余建筑均拆除。大成殿通高10米,總面積181.48平方米。

    119/龍泉寺

    龍泉寺戚繼光詩碑在密云縣城東北2.5公里處。戚繼光(1512-1587),是明代著名愛國將領,戍邊時曾在密云石匣駐防。萬歷三年(1575年),他在游密云龍潭時,曾賦游龍潭七律一首,刻碑留龍泉寺中。戚繼光是抗倭名將,當年正是他,保衛了中華大地的幾十年安寧,也使得沿海一帶人民可以安居樂業。戚繼光的威名也從此遠播,他的功勛也寫入青史,永垂不朽。華夏一代名將,將永遠激勵我們勇抗外敵,誓死保衛祖國。

    O平谷

    120/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平谷縣東高村鎮東高村東500米的山頂上。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塔為六棱實心,共分三層,通高8米,南北各有一塊石刻鑲于其中,是平谷縣現存唯一的古塔。

    P順義

    121/開元寺

    開元寺位于順義縣城。又名龍興寺,俗稱東大寺。唐大歷五年(770)以前建,寺內有唐代開元寺碑、金樞密副使王晦之碑。據《金史》列傳記載:貞佑二年(1214),元兵圍順州城,王晦率兵團守,城破被殺。后人乃于其死節之處,刻石立碑。明清,寺廟內曾經是官府舉行重要的禮儀之所。廟宇建置有山門、月臺,大殿兩進。后殿仍存!

    122/元圣宮

    元圣宮位于順義縣北牛欄山下。始建年代不詳,今碑文記載曾重修于萬歷年間,為順義重點保護文物。

    廟宇坐北朝南,前立木制牌樓一座,其后有石獅一對,為明代遺物。后面是儀門、前殿、正殿、后殿、東西配殿等建筑,房屋共40余間,均為清代建筑。殿宇上分別繪有旋子彩畫、蘇式彩畫、和空彩畫。前殿月臺上,又有古柏兩株,高大粗壯,直插霄漢。后殿5間,黃琉璃綠剪邊,金龍和璽彩畫,月臺高大。東西配殿各5間。院中松柏參天,甬道用各色石子拼成圖案。

    Q延慶

    123/靈照寺

    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蓮花湖北岸,初建于金代,原名觀音寺,該寺原建有山門、前殿、大殿等建筑,現保存較好,元末兵焚,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在原址重建。正統五年秋(1440年)明英宗敕賜額日"靈照寺"。后經歷代僧人不斷擴建,使寺院規模宏大,自成格局,曾為延郡勝景之一。靈照寺座北朝南,占地面積3678平方米,建筑面積1065平方米。二進院落,三層殿宇。山門殿,天王殿,大雄殿座北朝南建在半軸線上,兩側配殿是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鎮寺寶幢屋、聊房。殿宇巍峨,金碧輝煌,莊嚴雄偉,氣宇不凡。1984年延慶縣人民政府將靈照寺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對靈照寺進行了搶救修繕,1999年7月全部竣工,F寺院已修葺一新,完全恢復了歷史風貌。寺內增加了碑林,經幢等石刻文物,增加了中古樓,金錢眼,佛像,齋堂等新建筑。在兩側配殿還設有民俗展覽廳,展出600余件民俗實物和照片,介紹了歷史悠久的媯川先輩們創建絢麗多姿的民俗文化。向西100米處的媯水公園盡展歐式建筑的異國風格;眼前的蓮花湖碼頭可圓您一個媯海遠航的夢想。

    126/隆福寺

    隆福寺坐落在東四北大街西,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1425年),清雍正九年重修。隆福寺在明代是京城唯一的番(喇嘛)、禪(和尚)同駐的寺院,清代成為完全的喇嘛廟。北京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成為京師著名的大廟會。因坐落在東城,與護國寺相對,俗稱“東廟”。清代,舊歷每月逢一、二、九、十開廟,1930年改用陽歷一、二、九、十開廟。每逢廟會,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貴族、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外國人、貧苦市民和近郊農民都來趕廟會。在這里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土特產品,可以吃到多種北京地方風味小吃,可以看到北京的民間戲曲!侗本┲裰υ~》中說,當年廟會全盛時期“一日能消百萬錢”。

    TAG:

    上一篇:故宮古建筑排水系統

    下一篇:古建筑彩繪畫用于哪類古建筑

    更多關于 北京城區知名的寺廟佛塔有哪些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