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業堂藏書樓是晚清時期私家藏書樓,因清朝溥儀皇帝題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額而名,所以亦稱嘉業藏書樓。
嘉業堂藏書樓全盛時期,即1925年至1932年之間,珍本善本有宋元刊木200種,清刻本5000種,地方志1200余種,叢書220余種,抄本2000種,其它1200余種,大量的是清人文集和各史書。此外還有碑帖數千種。嘉業堂藏書以宋刊《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最為珍貴,號稱鎮庫之寶。還有眉山刊本《宋書》殘帙,近人張元濟先生印《百衲本二十四史》,至于宋開慶(1295)1 10卷本《鶴山先生大全集》、米淳熙戊戌(1178)本《竇民聯珠集》也均是世都艷稱的海內孤本、珍本。嘉業堂收藏的兩大特點:一是不專重于宋元刊本,更著眼于明清兩代。二是不惜重金廣收地方志1200利133380卷。其中可稱“海內秘藏“的珍本,就有62種。
嘉業堂藏書樓創始人劉承干,字貞一,號翰怡,生于1882年,卒于1963年,享年82歲。清光緒31年秀才候補內務府卿御。1899年,其祖父劉鏞逝世后,劉承干便以“承重孫”的身份,繼承了長房劉安瀾的財產,一夜之間頓成豪富。劉承干自幼第一嗜好就是讀書、買書、校書、寫書、藏書。他愛好目錄版本學。自謂“世守中壘舊業”,平素交游知名人物幣他正式開始藏書在1910年參觀南洋勸業會時,見到“瑰貨駢集,人爭趨之。他獨步狀元坊各書肆,遍覽群書、兼兩載歸”,次日上門售書者接踵而來。辛亥革命期間,劉承干乘大批古籍拋售之機,不惜巨資,大量購書。因為"竊好斯文"的劉承干深知藏書之不易,鑒于前人"聚而旋散",起想蘇東坡曾說過:“李公擇的書不藏在家中,而成藏在原來住過的寺廟僧舍”,這是很有見識的。于是他決心在小蓮莊劉氏家廟的旁邊建造一座藏書樓,于1920年初冬破土,1924年歲尾竣工,“康金十二萬,拓地二十畝”。書樓建成以后,他又不惜重金,陸續增添,自稱歷時20年自費銀30萬,得書60萬卷,共16萬冊。
藏書樓的建筑:書樓是一座磚術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東西闊十丈六尺,南北深十五丈九尺,分前后兩進,每進面寬七間,左右廂房各六間,共五十二間。樓四周地基約五、六尺高,皆用花崗石砌。平面呈"口"字形,中間正方天井占地約二商,平鋪方磚,不生雜草,為夏季晾曬圖書之用。
藏書樓對防火、防潮、通風等要求十分嚴格,周密設計,精心構筑。四周河水圍繞,利于防火、滅火;一樓房間皆用專窯燒制的青磚鋪地,青磚下鋪墊專燒反缽,缽下再鋪細沙,青磚離地一尺多高,加上層層阻隔,地下潮氣難以上升;一樓底層高4-5米,既通風又隔熱。珍藏之各善本書盛于木臣中,匣內復襯板,也是防潮的有力措施。
藏書樓的園林:整座藏書樓寓筑子典型的江南園林之中不失為一大待色,樓的南而為小花園,花草遍地,藤蘿漫布,花園正中有約3-4畝大的蓮池,周環假山,內蘊十二生肖,中壘石島,島上有亭翼然,名"明瑟"。亭背堅立一石,高約二米,形似虎踞,巾腹一孔,吹之聲如虎嘯。石上有清代著名學者阮元題"嘯石"隸書二字,其下復存張延濟(叔未)題句,故也稱"嘯石",是我鎮三大奇石之一。島兩端各有石橋通池岸,岸邊亦各有亭:曰: “晚碧”、“障紅”,遙與“明瑟”相倚角。
書樓與花園有外圍河道環繞,以一衣帶水替代圍墻,使書樓建筑、花園景色與四周曠村野渾成一體。東側有橋臨水,橋內拱形大鐵門,以通出人。劉承干在《嘉業藏書樓記》文中有這樣描述書樓的環境:“園之四周,環以溪水,平臨泱莽,直視無礙”。孫”的身份,繼承了長房劉安瀾的財產,一夜之間頓成豪富。劉承干自幼第一嗜好就是讀書、買書、校書、寫書、藏書。他愛好目錄版本學。自謂“世守中壘舊業”,平素交游知名人物幣他正式開始藏書在1910年參觀南洋勸業會時,見到“瑰貨駢集,人爭趨之。他獨步狀元坊各書肆,遍覽群書、兼兩載歸”,次日上門售書者接踵而來。辛亥革命期間,劉承干乘大批古籍拋售之機,不惜巨資,大量購書。因為"竊好斯文"的劉承干深知藏書之不易,鑒于前人"聚而旋散",起想蘇東坡曾說過:“李公擇的書不藏在家中,而成藏在原來住過的寺廟僧舍”,這是很有見識的。于是他決心在小蓮莊劉氏家廟的旁邊建造一座藏書樓,于1920年初冬破土,1924年歲尾竣工,“康金十二萬,拓地二十畝”。
嘉業堂藏書樓
來源: 瀏覽 5917 次
上一篇:20世紀70年代的墨錠收藏
下一篇:青田燈光凍石分幾個品種
更多關于 嘉業堂藏書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