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8739.cn-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女人与公狼做交十配视频,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tr id="mskmg"></tr>
<dfn id="mskmg"></dfn>
  • <sup id="mskmg"></sup>
  • <ul id="mskmg"><center id="mskmg"></center></ul>
    <ul id="mskmg"></ul><tr id="mskmg"></tr>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俗動態 > 弘歷是哪個皇帝?是清代乾隆皇帝

    弘歷是哪個皇帝?是清代乾隆皇帝

    來源:  瀏覽 2639

        弘歷是哪個皇帝?是清代乾隆皇帝嗎?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卒于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他是雍正帝胤禛的第四子,是清王朝入關后的第四代皇帝。在位60年,退位后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雍正帝胤禛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猝然崩逝于圓明園寢官。他剛即帝位時,鑒于其父康熙帝玄燁預立皇太子的種種弊端和引起的糾紛,于雍正元年1722年八月召集御前王公大臣等宣布密建儲位之法——他秘密地寫好皇子中將來誰繼承大統,將諭旨封存在建儲匣內,放置在宮中最高處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額的后面。又另寫同樣的密旨藏在內府,作為他日駕崩后核對。

        胤禛晏駕的當天,他的遺體由皇四子寶親王弘歷等護送,抬回紫禁城,在乾清官安放已畢,內侍將緘藏在“正大光明”匾額后面的封匣敬謹取下,捧至弘歷面前。弘歷當眾取出諭旨宣讀,諭旨稱:“寶親王皇四子弘歷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仁皇帝于諸孫中最為鐘愛,撫養官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間,朕于乾清官召諸王、滿漢大臣入見,面諭以建儲一事,親書諭旨,加以密封,藏于乾清官最高處,即立弘歷為皇太子之旨也!窦仍獯笫,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本旁鲁跞,弘歷在太和殿升座,即帝位,改明年為乾隆元年,詔告天下。

    青年皇帝的葷葷大才

        弘歷即位時25歲。據官書記載,他少年時“天資凝重”,六歲就讀,受業于庶吉士福敏。以后,胤禛又設席懋勤殿,命儒臣徐元夢、朱軾、張廷玉、嵇曾筠四人授業諸皇子。弘歷十二歲時,于圓明園的“鏤月云開”殿晉謁皇祖康熙帝玄燁,受到寵愛。玄燁命攜回宮中撫養,并把他安置在避暑山莊的“萬壑松風”書房,由玄燁親自教誨,還帶他到永安莽喀圍場打獵。弘歷曾“學射于貝勒允禧,學火器于貝勒允祿”,精于騎馬射箭。

        弘歷在尚書房讀書時,主要接受的是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學,因此對漢族傳統文化有精深的造詣。17歲結婚后,居住在紫禁城內西二所即位后命名重華官,將自己的書室命名“隨安”,取“隨遇而安”之意。雍正八年1730年,弘歷還不滿20歲,就將自己的詩文刊刻《樂善堂集》,顯示出自己的才華。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受封和碩寶親王清代宗室受封最高的爵位。在對準噶爾之役和西南苗疆用兵中,他參預軍國要務,咨決大計,在王公大臣中樹立起威信。雍正帝的遺詔宣布由他承繼大統,可以說是“順天應人”。

        這位年輕的皇帝自稱“幼讀詩書,頗諳洽治理”,很早就懂得“君德修明,唯在躬行實踐,不徒尚喋喋講論之虛文”,因而比較明理豁達,注重務實。他喜歡研讀歷史,從歷代封建統治的盛衰興亡中引為鑒戒,十分推崇《貞觀政要》一書,贊賞唐太宗及其臣僚的“嘉言善行”。他說:“余嘗讀其書,想其時,未嘗不三復而嘆日:‘貞觀之治盛矣! ’” 即位時,他頗有自信地認為,自己“春秋方富,年力正強,乃勵精圖治之始”,希望有一番作為。雍正帝大喪期間,宮廷內外,政務紛繁,百事叢脞,弘歷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鞏固自己剛得到的皇位。

        雍正帝暴死前兩天還召見大臣議事。突然病劇以至不起,引起人們種種猜測,京城之內謠言四起,人心浮動。弘歷連續發布諭旨,以穩定大局,安撫人心。在內廷,他以免使“皇太后聞之心煩”為由,嚴禁官內太監把“外間閑話無故向內廷傳說”,否則一經察出立行正法。胤禛生前迷信鬼神,喜言祥瑞,也有傳說是祈求長生,眼食煉丹而死。弘歷深知這一類“于皇考顏面攸關”的事,必須根除影響,他下令將“爐火修煉”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從西苑逐出,并嚴厲警告他們和數年來曾在內廷行走的僧人,以后不許妄言胤禛生前一言一字!疤纫蚺家娞祛,曾聞圣訓,遂欲借端夸耀,或造作言詞,或招搖不法,一經察出,必按國法佛法加倍治罪!彼麡O力為胤禛醉心修煉開脫,辯解說:皇考“聞外間有爐火修煉之說,聊欲試觀其術,以為避戲消閑之具,因將張太虛、王定乾等數人置之西苑空閑之地,……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為徹底消滅胤禛留在這些人手中的字跡,他傳諭:“從前法會中僧人等,有曾蒙皇考賞賜御書及朱批等件,不論字數多寡,俱著上繳,不許私自收藏”。這就使一些傳言逐漸平息下去。

        皇位繼承為封建王朝最重大的事件。清朝歷代皇帝為維護封建統治的連續性,都非常強調“敬天法祖”,一切政務和典章制度都要恪遵前朝成例,“實錄”、“圣訓”是新即位的皇帝經常閱讀的文件,事無巨細,都要從中找出依據,所謂“圣圣相傳”,一脈相承。弘歷即位后當然也不例外。他一再表白自己對皇父的尊崇,強凋“朕以皇考之實心為心,以皇考之實政為政”,“朕所辦之務,即皇考之事;所用之臣,即皇考之臣”,以此來激發廷臣的忠君思想,取得對自己的擁戴。胤禛死后兩天。他發布的第一道上諭就是訓勉諸王大臣及外省文武官員“各宜殫心竭力,輔朕不逮”。各省文武大員中有不少是弘歷沒有見過面的,令其輪流來京陛見。雍正時曾規定,內外諸臣凡是應迅速奏報的機密大事,都用密折奏聞。弘歷沿襲這一制度,令院部八旗等處皆可密封奏事,以免軍政大事壅塞不行。

        剛即帝位的弘歷迫不及待地將胤禛生前明令放免的曾靜、張熙處死,是他掌握生殺大權后震懾人心的舉動。曾靜一案發端于雍正六年1728年,是雍正朝最大的一起文字獄。曾靜是湖南人,受了清初著名學者呂留良著作中反清思想的影響,派其門徒張熙投書與川陜總督岳鐘琪,稱他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后裔,勸他起兵反清,井列舉胤禛有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耽酒、淫色、誅忠、用佞等罪行。岳鐘琪奏報給胤禛。胤禛命刑部侍郎杭弈祿往捕曾靜、張熙、嚴鴻逵等人,解至京師。在審訊中發現曾靜對胤禛的指責是從已被革去爵位、圈禁高墻致死的胤禛諸弟胤禩、胤禟手下太監那里聽來的,這就涉及胤禛與諸兄弟因皇位繼承引起的尖銳矛盾,觸及皇室內部的恩怨,同時又反映了漢族知識分子對滿洲貴族入主中原的不滿情緒,時稱“夷夏之防”的反清思想。于是,胤禛以嚴酷的手段命將呂留良及其長子呂葆中開棺戮尸,呂的學生嚴鴻逵在獄中監斃后戮尸梟示;呂的另一個兒子呂毅中和另一學生沈在寬處斬。后來,胤禛將處理這起案件的上諭及曾靜供詞,并頌揚胤禛及清朝統治的《歸仁說》合刊為《大義覺迷錄》,刊刻頒行全國。出人意料的是,胤禛最后處理曾靜、張熙時,故意表示寬大,將這兩名主犯免罪釋放回籍,信誓旦旦地宣稱“朕之子孫將來亦不得以其詆毀聯躬而追究洙戮”。這正是胤禛玩弄政治手腕的詭譎之處。弘歷即位后,重新處理前朝這一要案.以“皇考當日或可姑容,而在朕今日斷難曲宥”為理由,將曾靜、張熙解回京師凌遲處死。又宣布《大義覺迷錄》為禁書。嚴禁流傳、從表面上看,弘歷違背了乃父不殺曾、張的遺言。實際上此舉是對胤禛的維護。因為胤禛對弒父篡立、殺兄屠弟的辯解漏洞百出,實在慢有損于胤禛的威信和在臣民中的影響,弘歷借誅戮曾靜、張熙來樹立胤禛似乎是寬大為懷的形象和杜絕流言蜚語,也是很厲害的一著,手段不同,維護至高無上的皇權的目的是一致的。

        弘歷即位時,清王朝存西北、西南邊疆正是用兵之際。嚴峻的軍事形勢對剛剛遭遇大喪的新皇帝是一次考驗,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地處我國西北邊際的準噶爾部割據勢力,從17世紀以來就與清王朝抗命對峙,屢次興兵侵犯喀爾喀、青海、西藏等地,干戈擾攘數十年。成為清王朝心腹之患?滴醯坨蹮钣H率大軍三次出征漠北,平定了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的叛亂?滴跄┠旰陀赫觊g,準噶爾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又逐漸強大起來,胤禛命將興師征討,戰事又起。開始時清軍頗多失利,雍正十年1732年秋,喀爾喀親王額駙策棱尚玄燁第十女和碩純愨公主率蒙古騎兵2萬,轉戰10余次,在額爾德尼昭即光顯寺戰役中給準噶爾部沉重打擊,準噶爾不得不遣使議和。清廷因連年用兵,耗費很大,也希望罷兵休養生息。在弘歷看來,平定準噶爾割據勢力是乃祖、乃父兩朝“籌辦未競之事”,關系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統一與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因此十分關心西、北兩路軍情。他分析形勢,在上諭中指出:“準噶爾雖奏請遣使議和,但定界之事尚末完結.不可遽謂和好。今避宰考大事,準噶爾聞知,又生別心亦未可定。兩路大兵尚宜防范,斷不可疏忽”,“唯當嚴為之備”,在作了一番調兵遺將的部署后,他親自給額駙策棱寫了一道手敕,囑咐他坐鎮前線,斷不可遠離軍營來京師叩謁梓宮。以后,清廷與準噶爾多次交涉.乾隆四年1739年春,終于劃定喀爾喀與準噶爾雙方牧區界線,以阿爾泰山為界,準噶爾在山后游牧.不得越過阿爾泰界東;喀爾喀部在阿爾泰以東游牧,不得越過界西。清王朝與準噶爾部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暫時得到和緩,以后維持了將近20年的和局,直到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755—1758年,弘歷趁準噶爾部徹底分裂相互火并的機會,才最后平定準噶爾部。

        西南地區主要是千里苗疆烽煙屢起。原因是雍正四年1726年云貴總督鄂爾泰上疏請求在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革除土司制度,在各地設置府、廳、州、縣,委派有一定任期的、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統治,實行和內地同樣的政權體制。因為這一改革使土司——少數民族上層分子的世襲地位被取消,特權被限制,引起他們強烈反對,甚至發動武裝暴亂。貴州是苗族聚居的地區,黔東苗嶺山脈和清江、都江流域是著名的苗疆。雍正六年1728年,清廷派兵討平了不肯歸降的眾多苗寨,但派往苗區的官吏和武將欺虐苗民,勒征錢糧,又引起苗疆的動蕩。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江、臺拱的苗民起來反抗清朝官吏的壓迫,攻陷凱里、黃平等州縣,苗疆震動。清軍副將馮茂誘殺降苗6萬余人,頭目30余人,苗人反抗的意志更加強烈。清廷派刑部尚書張照前往鎮壓,但張照是文臣,“不知邊事”,“不諳軍機”,曠日無功。弘歷即位后即罷黜張照,派曾任貴州巡撫,熟悉苗疆情況的湖廣總督張廣泗入黔,署七省經略,總理苗疆事務。弘歷一再督責要“痛加剿除,不容稍有姑息”。張廣泗求功心切,兵分三路,大燒大殺,毀除苗寨1200余座,陣斬17000余人,俘虜25000余人,饑餓及墜入山崖而死者不可計數。改土歸流是歷史的進步,它的積極意義在于打擊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據勢力,但土司進行拼死的反抗,清軍在進剿土司勢力的同時,燒殺搶劫,也給苗族群眾帶來一場災難。

        弘歷即位時很年輕,不像他父親胤禛45歲才當皇帝。他深知自己統治經驗不足,希望籠絡一批元老重臣輔佐。即位后,他立即著手培植一批股肱重臣,對宗室王公和大臣也示以優禮;對翰林院的文臣進行甄別,裁汰那些不稱職的官員。為了加強宗室內部的親睦關系,他規定其叔輩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在便殿燕見時均不必叩拜,永遠賜與親王雙俸。他繼承康熙朝優禮老臣的傳統,命給退休回籍的大學士、尚書按其品級食全俸。他深知人才的重要,命大學士以下、三品京堂以上的在京官員不拘一格薦舉人才,只要有真知灼見,品行端方,才能卓越,不拘品級資格,無論是現任職官或放廢閑員,都可以據實保舉。他對中樞要員進行整頓。清代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是極重要的中樞機構,必須任用得人。時任兵部尚書的高起,“性情乖張,懷私挾詐”;刑部尚書憲德,“識見卑鄙,昏憒糊涂”,弘歷即位后沒有幾天就予以撤換。又對翰林院的文臣逐一甄別,命掌院學士以下、編檢以上的官員各以自己的思想認識撰寫上諭一道,用來檢驗這些詞臣的政治文化素質。

        弘歷頗有康熙帝玄燁的作風,一切施政比較務實。例如,他要在京滿漢大臣輪班條奏,內容一定要“深籌國計民生之要務,詳酌人心風俗之攸宜”,反對崇飾虛文,要求陳奏實事。大喪期間,各省督撫、提鎮、藩桌等呈遞的奏折,或勸皇上節哀,或請求到京師叩謁梓官;奉差在外的大臣大多具折請安,這些奏疏并無多少實際內容。弘歷閱后指責說:“繁文末節,非所尚也!越褚院,凡無關于政事之實者,不必具折具本陳奏!彼M牭匠枷碌囊庖。即位半年后發布的上諭稱:“朕沖齡踐祚,即位已擇半載,從未見諸臣有直言朕過者。豈朕所行之事,悉能上合天理,下協人情歟?嗣后務須直言無隱!焙霘v不像他父親胤禛那樣熱衷于祥瑞,甚至嚴禁陳奏某處出現祥瑞之事,上諭稱:“切不可務瑞應之虛名,致啟頌揚之飾說也!

        乾隆初期的一些經濟措施,比較注意減輕人民負擔。弘歷說:“為治之道,在于休養生民,而民之所以休養,在于去其累民者!彼诩次辉t書中就已將雍正朝各省民欠錢糧悉行寬免;接著又宣布將影響鄉村集鎮農副產品、手工業品生產和銷售的“落地稅”全行豁免。各地借口興修水利向百姓捐派款項,是苦累民生的一項沉重負擔,弘歷認為“正帑之所省有限,官吏之中飽無窮”,規定以后挑挖運河等“凡有關運道民生者”,一律動用公項錢糧,不許再派令百姓捐輸。

        停止捐納也是弘歷初政時革除的一項弊端。閩浙總督郝玉嶙等奏請修理海塘工程所需款項擬以捐納籌集,經九卿會議準行,弘歷不同意,他說:“捐納一事,原為一時權宜,無益于吏治,亦無益于國帑!泵V咕杓{,仍動用正項錢糧辦理海塘工程。從雍正年間西、北兩路用兵以后,軍費開支繁多,清廷曾以捐納補充國用。弘歷即位后,與準噶爾議和,大兵漸撤,軍需減省,便將京師及各省捐納全部停止。乾隆一朝,實官捐納的事例是極少見的。

        弘歷還親自干預民間一些長期沿襲下來的已經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如發布旗民喪葬禁令,不許再用火化。滿族入關前,人死后皆用火化。入關后,沿用舊俗,順治帝福臨、攝政王多爾袞,死后都是火化的。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弘歷深受漢族歷史文化的影響,詔令“嗣后除遠鄉貧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攜骨歸葬者姑聽不禁外,其余一概不許火化”。還飭令居喪期間不得嫁娶,“自齒朝之士下逮門內有坐監者,三年之喪,終喪不得嫁娶,違者奪爵褫服!眴试崞陂g,也不許設宴演劇。他鑒于各地寺觀廟宇太多太雜,命令禁止擅自修造寺觀神祠。還嚴禁打架、斗毆。

        弘歷即位時頒布的許多政令,其中對宮中太監的約束、管理,影響極為深遠。清王朝入關后就非常注意歷代閹宦擅權的歷史教訓。胤禛即位后,規定太監的品級至多四品,嚴禁太監交結外官,但太監恃恩驕縱的仍復不少。弘歷為皇子時,已經親身感到宮中太監的種種悖禮行為,他即位兩個月后,發布了一道長達兩千余字的上諭,列舉一些太監狂妄之處,嚴切告誡他們不可妄自狂縱。

        避諱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禮法,它反映了皇權凜然不可侵犯。弘歷即位時,在群臣要求回避御名一事上,表現得比較開明。大學士鄂爾泰等向他請旨,擬將“弘歷”寫成“宏 ”,他批示認為沒有必要,“若臣工名字有同朕,心自不安者,上一字著少寫一點,下一字將中間的。禾,字按:弘歷的歷字,原為,現簡化為歷——作者書為本字,即可存回避之意矣!焙霘v的兄弟輩名字的上一字和他相同,他認為,兄弟輩的名字都是皇祖康熙帝命名,不必更改。

        胤禛是一位對清王朝很有影響的君主,在位時,對“康乾盛世”作出承前啟后的有益貢獻。弘歷作為他早就選定的繼承人,在他身邊耳濡目染,也學到不少封建統治的經驗。弘歷登上皇帝寶座時,清王朝的皇權已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集大權于一身,軍國大事需要他“乾綱獨斷”,繁文縟節的各種禮儀需要他親臨主持,朝廷內外各種內容的奏章紛至沓來,要他一一批答。他對下情有一定的了解,處理政務也井井有條,顯示出一位青年皇帝走上歷史舞臺的犖犖大才和使臣下敬畏的氣魄。他精力充沛,遇事堅決果斷,絲毫沒有歷代封建王朝一些新君往往表現出優柔寡斷、儒怯無能的弱點。即位的次年六月,天氣炎熱,八旗六部大臣為了不使他過于辛勞,向他請示“欲將當奏之事擇其緊要者奏聞;引見之人,擇其緊要者引見,其余則俟秋涼之后!彼菊f:“朕辦理天下事務,寒暑有所不避,豈肯自圖晏安?……嗣后可照常奏事、引見,不必有意減少!彼谖60年,除了晚年有些倦勤外,一直保持這種勤于政事的奮勉精神。

        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二,弘歷仿效他的父親,也采取密建儲位之法,密定孝賢皇后富察氏所生皇二子永璉為太子。以胤禛所定程式,召見總理事務王大臣、九卿等面諭此事,并將親書密旨收藏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額之后。但他又表示,密建儲位之法,“在我皇考神明化裁,創舉于一時;而朕繼志述事,踵行于今日,此乃酌權劑經之道,非謂后世子孫皆當奉此以為法則也!薄秲乳w漢文起居注冊》,乾隆元年七月初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這段話在“清高宗實錄》卷二十二、乾隆元年七月甲午上諭中不載。

        這一年十月十一日,弘歷將胤禛的梓官由雍和宮奉移至易州泰陵安葬,舉行了隆重的移靈儀式。弘歷全身縞素,和皇太后、皇后等一路隨行護送。次年1737年三月初二,舉行奉安大典,弘歷和執事人等皆穿黃布護履,扶持大行皇帝梓宮及一后一妃的棺柩進入“寶城”地官。他伏地痛哭,直到將閉官門時禮部官員再三請他退出,他哀號失聲不肯起,群臣多次叩請,才起身離去。胤禛生前的鹵簿和皇后儀仗皆于燎次火化。

        胤禛的大喪儀注全部結束時,弘歷開始御乾清門聽政。這時,中國封建社會雖已漸漸進入晚期,但仍然保持著鼎盛的局回。

    為政之道寬猛互濟

        清代經順治、康熙、雍正三朝近百年的經營,封建統治比較穩定。從表面上看,弘歷從他的祖父、父親手里接過來的是太平江山,用他自己的話說:“朕承祖宗積德累仁之后,海字義安,人民樂業,幸共享太平之福矣!钡,清王朝這時已存在著深刻的社會矛盾和潛伏的危機?滴跻怀,政治上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經濟上逐漸走上繁榮昌盛的道路,但頗有作為的玄燁到了晚年,面臨諸皇子奪取儲位的斗爭,為之心力交瘁,“于大臣官員每多包容之處,不察察于細故”,因而吏治敗壞,貪污風盛。胤禛本人有雄才大略,勤于政務,宣稱“務期振數百年之頹風”。他御下嚴格,大力清除康熙末年吏治廢弛的種種積弊,特別反對賂賄請托、因循茍且的惡習,取得一定的成效?墒撬麨槿瞬录啥嘁,刻薄寡恩,也產生一些消極影響。弘歷即位,他吸取康熙、雍正兩朝的統治經驗,標榜自己以“執兩用中”為準則。他說:“治道貴得乎中,矯枉不可過正,……寬非縱弛之謂,嚴非刻薄之謂,朕惡刻薄之有害于民生,亦惡縱弛之有妨于國事!彼J為,“從來為政之道,損益隨時,寬猛互濟”。所謂“損益隨時”,是指不拘泥于成法,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政策;所謂“寬猛互濟”,是指恩威并施,有剛有柔。他分析當時形勢,“以刻下時勢觀之”,可以施行“惇大之政”,諸事從寬,矯正雍正一朝過嚴之偏,才能符合“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他在位的前期,不斷闡述這個觀點,并采取許多措施,使胤禛在位時繃得很緊的弦子稍稍松弛下來。舉其大端,例如:

        ——為解決俸祿很低,不足以維持官吏本人和家屬的生活,他將在京職官的俸銀增加一倍,外省大小官員皆繼續雍正時辦法,給予“養廉”;各部院受到“降”、“革”處分的漢人司員,開復后準許通算前俸。對各旗、省歷年虧空案件,一改雍正朝追賠到底的成例,其情罪有一線可以寬恕的,不但免予治罪,即已經沒收入官的房地產,也于發還。凡貪污發占應追回銀兩的,查明本人家產確已盡絕,力不能完者,概予豁免,毋得連累親族。

        ——為解決康熙末年諸皇子爭奪儲位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對宗室覺羅因罪革退的,子孫分別賜以黃帶子、紅帶子清制以顯祖塔克——努爾哈赤的父親——的直系子孫為宗室,系金黃色的帶子;叔伯兄弟的旁支子孫為覺羅,系紅帶子。附載玉牒,恢復其不同于平民的貴族身份。對受到削去王爵、圈禁懲罰的允 、允禟,予以寬釋。以后,對胤禛最為痛恨的允禩競爭皇位的主要對手,以“家居十數年來,安靜循分,并未生事”為由,封為貝勒,命照常上朝。雍正四年1726年,胤禛以皇帝的權勢將侮辱性的名字強加于自己的兄弟,皇八子允禩被改名為阿其那,皇九子允被改名為塞思黑,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歷命恢復這兩人的原名。同年,弘歷鑒于清初八旗諸王相互傾軋爭權,攝政王多爾袞身后被削去王爵,財產籍沒,諭旨追復多爾袞的封爵,同時恢復豫親王多鐸、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克勤郡王岳訖的原爵位,配享太廟。

        這些措施是很大的政策性轉變,實質上是改變胤禛的嚴刻,因而得到一些在雍正朝感到壓抑怨憤的官員們的稱贊。雖然,也遭到個別比較守舊大臣的反對,如署理四川巡撫王士俊密奏說:“近日條陳,惟在翻駁前案,甚有對眾揚言,只須將世宗時事翻案,即系好條陳之說,傳之天下,甚駭聽聞”。弘歷對王士俊干擾他“糾偏”的言論,非常震怒,命將王士俊斬監候,秋后處決。弘歷一面因時制宜地改變雍正朝的政策,一面又維護胤禛的體面,諱言變革。他強調說:“朕纘承丕緒,泣奉遺詔,諭令向后政務,應從寬者,悉從寬辦理!卑咽虑檎f成是奉雍正帝的遺命修改雍正朝的政策,這是弘歷政治手腕上的精明之處。

        弘歷還采取一些安定社會秩序的重要決策。如解決八旗生計問題;定八旗家奴“開戶”之例,準許其脫離奴籍,自立門戶為“自由”旗人;準許八旗漢軍出旗為民。秋審、朝審判決人犯,和民命出入攸關,乾隆初期,弘歷皆命官員詳加覆勘,有一線可原即減等免死。他告誡掌管司法的官員說:“審訊宜歸平允,刑罰尤宜慎重,萬不可因奉旨發審而存迎合避嫌之心,與其失出,寧為失入,而輒置人于重法也!彼匦聦彶橛赫龝r視為罪大惡極的文字獄罪犯汪景祺、查嗣庭案,都找出理由寬免。上諭稱:“朕查閱汪景祺等舊案,汪景琪狂亂悖逆,罪不容誅,但其逆書“西征筆記》乃出游秦省時所作,其兄弟族屬南北遠隔,皆不知情,今事已十載有余,著將伊兄弟及兄弟之子發遣寧古塔者開恩赦回。其族人牽連革禁者悉予寬宥。查嗣庭本身已經正法,其子侄等拘系配所,亦將十載,亦著從寬赦回!焙霘v希望臣民把他看成是“虛衷慎刑之主”。

        弘歷極力籠絡讀書人。他嚴禁科場舞弊,同時對士子表示尊重?以往規定,考生入闈,穿的衣服必須“皮衣去面,氈衣去里”,以防止在衣服里夾帶。讀書人把好端端的皮襖面子拆去,穿著光板皮裘去應試,不但有失體統,簡直是侮辱人格。弘歷命“將皮衣去面之例停止”,士子莫不同聲擁戴,感恩不盡。

        當然,弘歷并非是諸事一概從寬,他也有一些立法從嚴的措施。他對于有玷官箴的封疆大吏毫不容情。原任江西巡撫常安回京,船只經過一座閘口,于不應放閘之時喝令開閘。閘官畏威躲避,不敢過問,常安的鷹船越閘起行,強行通過。事聞,弘歷命拿交刑部治距.乾隆五年1740年,御史伸永檀奏參提督鄂善受賄銀一萬兩,訊實后賜令鄂善自堪。山西學政喀爾欽以賄史生遺,縱仆營私,違禁漁色,為御史所劾,弘歷命立即正法。對一些社會問題。處理時態度也十分鮮明。例如,當時出家的僧尼甚多,良莠不齊,真心出家修衍肯并不多見。而無賴之徒,游手聚食,甚至有獲罪逃般器混跡其中。弘歷恐流弊日深,乾隆元年四月,他在上諭中指出:“夫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多一僧道,即少一農民。乃若輩不惟不耕而食,且食必精良;不惟不織而衣,且衣必細莢。室廟器用,玩好百物,爭取華靡,計上農夫三人,肉袒深耕,常不足以給僧道一人,不亦悖乎?’,命禮部制定清厘僧道之摯,嚴厲取締“應付僧”依附寺廟為生的假和尚,飲酒食肉,甚且畜妻子。規定凡戒僧、全真道士一律由地方官發給度牒,以為憑執。若不愿受戒者即勒令還俗。其中老邁殘疾者既難受戒,又難還俗,查實之后給予度牒,使其看守寺廟,以終天年。以后出家者必須請領度牒,方準剃頭受戒。私行出家者查出治罪。婦女年過40方準出家。這些規定,一度限制了僧道的泛濫、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

        為了保持封建社會的穩定,弘歷把“盜賊”、“賭博”、“打架”、“娼妓”稱為“四惡”,是“劫人之財,戕人之命,傷人之肢體,破人之家,敗人之德,為善良之害者莫大于此!彼麜灾I全圍,以后州縣官如有政令廢弛使“四惡”復行于境內者,各省督撫察訪得實即應嚴參;督撫、司道、郡守有不能督促州縣悉心捕治者,必以溺職治罪。

        經過一個時期的實踐,弘歷曾頗有心得地說:“治貴得中,事當求理,不當寬而寬,聯必治以峻弛之罪;不當嚴而嚴,朕又必治以深刻之罪!焙霘v這種以寬猛互濟作為執政的指導思想,完全符合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寬則得眾”《左傳》。弘歷的許多措施對于穩定社會秩序和鞏固封建專制統治收到較好的效果,自己也博得寬仁的聲譽。在弘歷當政后的10余年間,由于他的敬事慎謀,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府庫充實,成為康乾盛世的頂峰。禮親王昭梿在《嘯亭雜錄》卷一《純皇初政》條中寫遭:“純皂帝即位時,承憲肇嚴肅之后,皆以寬大為政。罷開墾,停塌納,重農桑,汰僧尼之詔累下,萬民歡悅,頌聲如雷。吳中謠有‘乾降寶,增壽考;乾隆錢,萬萬年’之舊!笨墒乔∈17 18年以后,由于“諸事從寬”產生一些流弊,官場之中,如弘歷自己所說:“見朕辦理諸事往往從寬,遂一以縱弛為得體”,在政策措施上又逐漸嚴峻,對官吏的懲治也隨之加重。

    務本足國首重農桑

        弘歷繼承康熙、雍正兩朝的政策,比較重視農業生產。他相信“民為邦本,食為民天”,“務本足國,首重農!,因此,非常關心農事收成,關心各地雨情糧價,注意水、旱、風、雹、蟲等自然災害。他深知年景豐歉、糧價漲落直接關系到社會秩序的安定和封建統治的鞏固,因此,遵守前兩朝皇帝的成例,命各地大員必須定期向他報告農業氣象、莊稼長勢、谷物行情,隱瞞災情是要受嚴重處分的。他相信“天人感應”,如遇天時久旱不雨,便親自到天壇、社稷壇、黑龍潭等處去祈雨。旱情嚴重時,要“下詔修省”,齋居,素服,不乘輦、不設鹵簿,步行去求雨。同時命刑部清理庶獄,減刑,乃至命群臣“直言得失”。有時因久旱不雨,心情焦急,命近侍騎馬出京城數百里察看旱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年春,京師和保定一帶數月無雨,進入孟夏,天時更加亢旱,禾苗枯稿,農田需雨更殷,弘歷以72歲高齡親自主持隆重的祭天儀式.虔誠祝禱。在他一生寫下的許多詩文中,有不少是“喜雨”、  “報雪”等即興吟詠之作,反映了他“崇敦本業”的思想。

        在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中,弘歷把注意提高耕作技術放在首位。他曾經比較我國南北方耕作技術的差異,認為北方粗放,南方精細。他在上諭中說:“北方五省之民,于耕耘之術更為疏略,一谷不登即資賑濟,斯豈久安長治之道!”他要求地方官勸戒百姓注意提高耕作技術,或者延訪南方老農前往傳授。其時,有的地區如貴州遍地皆桑,但不知蠶絲之利,弘歷責成地方官雇募別省種棉織布、飼蠶紡績之人設局教習。為了保持水土,他提倡植樹。他發布上諭說:“朕御極以來,軫念民依,于勸農教稼之外,更令地方有司化導民人時勤樹植,以收地力,以益民生”。在治河、修筑海塘工程等水利建設中,也多次諄諄囑咐要在沿岸多種樹木。他還禁止屠宰耕牛。上諭指出:“牛為農事之本,民賴以生,愚民妄肆宰屠,價賤于羊豕,悖莫甚焉”。

        開荒是清代康、雍以來發展農業生產的一項行之已久的措施?、雍以前,全國人口增長緩慢,乾隆初,人口逐年劇增,開荒更成為擴大耕地面積、保障民食的有效辦法。弘歷積極提倡開墾荒地。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一月發布的上諭說:“各省生齒日繁,地不加廣,貧民資生無策,無論邊省內地,零星土地聽民開荒!钡械牡胤焦偻】涮搱笠匝。弘歷一次發現河南、福建等省所報開荒數字多有不實,“名為開荒而實則加賦,非徒無益于地方,而并貽害于百姓”,他嚴令以后“凡造報開墾畝數,務必詳加金核”。其時廣東有山場地七萬多畝,弘歷命鼓勵民人耕種,一概免其“升科”,并責成地方官給予印照,墾荒者可以永世為業。貴州的荒地也不少,弘歷命“窮民無力墾種者官給工本,分年扣還;豪強抑阻者,官給執照!薄段醭o政》一書載有清代墾田數字,雍正二年1724年全國墾田6837900余頃,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國墾田7915200余頃,增長了15%有余。

        弘歷非常強調自然災害會給農業生產帶來重大損失。他認為,旱災是逐漸形成的,可以防之在先,水災則是驟發立至,一旦洪水猝發,田禾浸沒,廬舍被淹,生命財產蕩然遂盡。因此。他很注意水利建設,特別重視治理黃河。歷史上黃河不斷決口改道。乾隆朝,解決黃河水患的關鍵工程在清口今江蘇淮陰西、高家堰。清口地處黃淮交匯,為河防要地,弘歷多次到這里勘察水情,親自部署整治河道,對治導、疏浚、護岸等項工程作出一些較好的決策。水利建設的另一項大工程是海塘的修建。這是從雍正年間就開始的。乾隆時繼續進行這一宏偉的工程。弘歷南巡時,多次專程到浙江海寧巡視,精心籌劃。經江浙兩省勞動人民幾十年的努力,在江蘇境內修建了自寶山至金山全長242里的塊石簍塘用裝滿石塊的大竹簍堆疊而成,并用木樁打入土層深處固定竹簍,比較堅固,在浙江境內修建了自金山至杭縣全長248里的魚鱗石塘用大石條砌成,狀若魚鱗,在錢塘江南岸也修建了許多石塘和土塘。地跨江浙兩省長達500余里的海塘,捍御海潮的侵襲,有力地保護了江南這一片富饒地區的良田沃壤,對促進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是造福后世的豐功偉績。

        弘歷比較注意關心人民疾苦。每當水旱災害發生,他都要求地方官員親臨災區踏勘,“視百姓之饑寒為己身之疾苦”。他解決災荒的措施大致有:

        蠲免。因水旱災害減免賦稅,比康熙、雍正年間皆有所擴大?、雍時,被災五分以下賦稅不予減免。弘歷說:“田禾被災五分,則收成僅得其半,輸將國賦未免艱難,嗣后著將被災五分之處蠲免1/10,永著為例!背艘驗念妹,還在國家有重大喜慶時實行“恩蠲”。弘歷在位60年。三次普免全國錢糧。

        賑恤。弘歷說:“查賑之方在于無遺無濫”。災情勘實以后進行賑濟,分為極貧、次貧等級次。極貧之戶,于冬初先行賑濟;其次則俟寒冬;又次則待明春青黃不接之時。按定例,極貧戶賑四個月,次貧戶賑三個月,又次貧戶賑兩個月。有時也酌情放寬。如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因上年江蘇受災,上諭稱:“三四月間正青黃不接之際,在官倉雖有平糶之米,而無力之窮民仍苦糴買無資,難以糊口,著將極貧之民加賑一個月。上江今安徽去年歉收較下江今江蘇為甚,著將被災五分以下之州縣加賑極貧、次貧者一個月,被災四分以下之州縣加賑極貧一個月!北南驘o賑濟之例,偶爾也有例外。

        平糶。中國古代素有“耕三余一”、積谷備荒的傳統,弘歷和雍正帝都比較重視社倉的作用,他命令地方官動支庫訊豐年時按照時價購糧儲存,既不使谷賤傷農,又可在歉收之年減價平糶或平借,以收平抑糧價之效。有時也截留漕糧接濟受災地區賑糶之需。

        鼓勵商販從事糧食運銷。凡商人到歉收之省運銷糧食,可以免去關榷米稅。如直隸因災歉收,令將經過山東臨清和天津兩關裝載米豆之船免其納稅。浙江歉收,經蕪湖、滸墅、北新三關前往浙江的外省米船一律免稅。乾隆時期,甚至可以開海禁調劑糧食,如允許奉天、直隸、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商人販運豆麥由?谵D入內河。弘歷曾說:“嚴禁米谷出洋,原以杜嗜利之徒偷運外洋,若出口、入口均系內地,自應彼此流通,豈可因噎廢食?”

        此外,遇有災荒,還借給災民口糧、種籽、耕牛價銀,一般不計利息,約期歸還;也有以后蠲免不還的。在可以安排勞力的地區如河工,還有以工代賑等措施。

        在封建社會,旱災、澇災、蟲災等自然災害是連年不斷的常見現象。弘歷根據歷代封建統治的經驗,把預防自然災害和以豐補歉、賑災救荒放在重要地位,反映出他比較重視黎民生計。這些措施如能認真辦理,對于減輕災情,度過荒年歉歲,是有積極作用的。但由于封建社會晚期的種種弊端,政治腐敗,各級官吏層層中飽,自然災害仍不免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弘歷有時只好以“自古救荒無善策”來自解。至于蠲免賦稅,首先是對地主有利,對擁有少少土地的自耕農和無地的佃農,雖然多少也減輕了一些負擔,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們貧困的處境。因此,到乾隆中葉以后,封建統治由盛而衰,水利失修,廣大農村災害頻仍,流民遍地,使社會矛盾更加尖銳。

    整肅吏治貪風難挽

        乾隆時期,天下承平日久,官員腐化日深。弘歷為維持清朝的鼎盛局面,不得不用很大的精力來選拔官吏,懲治貪污,整肅吏治。他從其祖、父輩的統治經驗中得益不少,某些方面甚至更為嚴格。但官場的貪風并未收斂,吏治廢弛,官常大壞,日甚一日。

        清朝官吏的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科舉,一是捐納?滴醯蹫榱搜訑埲瞬,特別是作為對漢族知識分子的籠絡,于正科之外,增加特科,如博學鴻詞科,經學特科,孝廉方正科;歷次南巡,還有特別召試。弘歷仿其成例,于乾隆元年舉行博學鴻詞科,以后還有皇太后萬壽恩科,南巡時也召試士子,賜給出身,使一批有學識才華的讀書人以文獲進。弘歷比較重視從科舉中選拔人才,曾經多次親臨貢院,巡視號舍。他看到考場內矮屋風檐,考生備極辛苦,命發給蠟燭木炭,準許入場時攜帶手爐以溫筆硯,還關心考場的膳食。因為會試時正值京師嚴寒,曾命展期三個月以待春暖。至于捐納,乾隆朝文官可捐全道府、郎中,武官可捐至游擊;貢、監生都可以用錢捐得。如本文上面所說,弘歷本人起初是不贊成捐納的,但大小金川之役,為解決軍餉,出師之始就開實官捐納之例。乾隆以后,隨著清王朝的衰落,捐納制度日益泛濫,成為清代一大弊政。

        弘歷自稱“用人之權,從不旁落”,大臣的任命,都出于自己的裁決。他召見臣工時,往往隨手記下觀察得來的印象,作為日后用人的依據。他也要求臣僚薦舉賢能,但對于濫舉官員的,無論滿漢大臣。都要受到嚴厲譴責或處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上諭中規定,督撫妄舉人員要判罪。此后,確有督撫因徇私妄薦而坐罪。

        清代考核官吏,三年一次,京官稱為“京察”,外官稱為“大計”,經過考核,將不稱職的官吏分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軟無為、不謹、貪、酷八種,給予不同處置。弘歷認為,  “京察”、“大計”是薦舉人才、參革衰冗的大典,一定要認真執行。他曾連篇累牘地訓斥部院堂官和督撫的姑息瞻徇之習,要求在“京察”、“大計”中秉公查核。乾隆十八年1753年以后,多次對“京察”各官親自裁定。以后又宣布對于一向不用考核的各省藩臬人員亦須進行考績,并傳諭京官可以密折奏聞屬吏賢否。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規定“京察”、“大計”中保舉的“卓異”官如發現有犯贓行為,原保薦上司要受到議處。有資料統計,乾隆一朝,在歷次考核中因“不謹”、“罷軟”而被革職的,因“老”、“疾”被勒令休致的,因“才力不及”和“浮躁”而被降涮、受處分的官員共達6000多人。這在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弘歷認為,題補官員,應當選擇“年力精壯,心地明白者”,因而屢次對題補老冗或隱瞞他們年齡的大臣從重處罰。他對衰庸戀棧之輩更是深惡痛絕。他強調指出,衰庸老官“留一日即多瀑一日之事”。特制定各類衰憊老官休致例和八旗武職年老休致例。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和三十三年1768年分別規定部院屬官55歲以上要詳細甄別,“京察”二三等的65歲以上官員要帶領引見,是否繼續任用要由弘歷親自裁定。他非常重視文官中的知縣、武官中的總兵的年齡結構,因為“知縣為親民之官,一切刑名、錢谷、經手事件,均關緊要,自不便以年力就衰之人聽其濫竿貽誤”;“總兵有整飭營伍、洲練兵丁之責,豈可任年老衰頹之人困循貽誤”。對于邊疆辦事司員,年過60歲以上就不許保送。照有漕務職司可以“硝有區圳”,其他任何“親民之官”超過年齡后均不得以任何理由留于原任。

        弘歷對自己身邊的文臣要求更加嚴格。他即位后的第二年,發布上諭稱:  “翰林乃文學侍從之臣,所以備制詔文章之選。朕看近日翰詹等官,其中詞采可觀者固不乏人,而淺陋荒疏者恐亦不少,非朕親加考試無以鼓勵其讀書向學之心”。他親自出題,命“自少詹阱讀學士以下、編修檢討以上”皆要參加,且不許“稱病托詞”,考試后親自閱卷,按其優劣分別升降。這樣的考試以后曾舉行過多次。

        弘歷講求實政,堅決反對各級官員授意屬員或地方縉紳為自己對立德政碑、去思碑,認為這是“俗員不務實政”,是“欺名盜世之術”,“屬員借以逢迎,上司”,因此下令一概撲毀。

        在封建社會,官場的貪贓枉法是難以挽救的痼疾。弘歷雖然政崇寬大。但對貪官污吏決不輕縱。他告誡督撫等“董率屬員者,務以休養吾民為本,而一切擾累之事速宜摒除”,禁止督撫接受屬員禮物。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上諭中把貪官污吏比同惡棍奸民,如果包容,便是“滋良莠而妨嘉谷,縱鬼狼以賊生靈”。由于官場貪污行賄的惡性發展,、弘歷早年曾下很大決心整頓。乾隆十二年1747年九月,上諭警告說:“人臣奉公潔己者,首重廉隅。貪婪侵盜之員工,上侵國帑,下膠民脂,實屬法所難宥。是以國家定制,擬以斬絞蓖辟,使共知儆惕。此綱紀所在。不可不持。朕因見近來各省侵貪之案累累,意欲早日整頓,庶其懲一而警百,不致水懦而寬難!彪S后,秋審中處決了一批大貪污犯。弘歷解釋從嚴懲治的原因:“各省侵貪案件,向來雖擬重辟,至秋審時相蒙概入緩決,以致人心無所警畏,參案漸多”,處決一批侵貪人犯,“實有不得已之苦心”,因“庫帑皆小民脂膏,以供軍國經費,人君尚不得私有,臣工服官奉職,乃視庫帑為己資。以至于盜而有之,其心實不可問!”弘歷切望經此一番整頓,能達到所謂“文官不要錢,武官不惜死,人人奉公清己”的局面。

        乾隆時,發生了不少貪污巨款案件,懲辦了一批不法官員,其中不少是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高官顯貴。當然,這些高級官吏被處極刑,都是罪惡昭彰,無可掩飾。例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浙江巡撫王亶望在甘肅布政使任內貪污賑災款項,此案牽連的官員有60多人,其中因貪污2萬兩以上被處以死刑的有22人;陜甘總督勒爾謹也被賜令自盡。與此案相關連的閩浙總督陳輝祖,在查抄王亶望的家產時,竟敢以銀換金,隱藏珠玉等珍品,將搜出的贓物竊歸己有,事情敗露后,又查出他在閩、浙兩省任內虧空錢糧很多,弘歷令陳輝祖自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山東巡撫國泰、布政使于易簡等貪黷營私,向下屬勒索錢財,以致山東各倉庫虧空。國泰是和珅心腹,和珅向國泰通風報信,竭力營救,也未能幸免,國泰被賜令自盡。其他如江西巡撫郝碩、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浙江巡撫福崧,都因貪污處死。兩淮鹽政高恒是皇貴妃高佳氏之弟,因貪污,弘歷擬處死,椒房懿親傅恒皇后富察氏之弟為之求情,說:“愿皇上念慧哲皇貴妃之情,姑免其死!焙霘v說:“若皇后弟兄犯法,當如之何?”傅恒戰栗失色,弘歷命誅殺高恒。

        乾隆后期,和珅地位顯赫,深得弘歷的倚重和信任,他貪名最著,搜刮了駭人聽聞的巨額財富。他是滿洲正紅旗人,出身低微,在鑾儀衛充當校尉,因儀度俊雅,機靈善辯,受到弘歷寵信,很快就升任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晉封一等忠襄公,任軍機大臣20余年。他善于揣摸和迎合弘歷心意,恃權恣橫,巧取豪奪,積蓄了大量貲財,成為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他對不肯依附自己的人,往往故意激起弘歷發怒進行陷害;對納賄者,則在皇帝面前為他說好話,朝內大官僚都倚仗和珅為后臺,“剝削其下以供所欲”。鹽政和河工都是當時的肥缺,因為和珅貪得無厭,遂逐漸陷于困境。以弘歷的奢靡,加上和珅的貪婪,吏治腐敗乃是必然的?梢哉f,弘歷和和珅實際上是官場貪污之風的根源。后世有人評論說,乾隆一朝“誅極愈重而貪風愈甚”,“明為懲貪,其實縱貪”。

    編纂《四庫全書》和文字獄

        清王朝竭力吸收并利用漢族的思想文化,以鞏固封建統治。同時,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表示“稽古右文,崇儒興學”之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羅致大批知識分子,大規模地搜集和編纂古代典籍。

        最大規模的編書是乾隆朝所編的《四庫全書》。這時正當乾隆中葉,清王朝入關已歷百年,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為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京師及南方揚州、蘇州、杭州一帶,經濟文化尤為發達,書院林立,人才輩出,藏書刻書成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安徽學政朱筠奏請自《永樂大典》中輯錄古代亡佚書籍,并由各省搜集罕見的刻本、抄本。大臣們集議朱筠的奏疏,都表示積極支持,弘歷于同年二月下詔,命各省搜集歷代及清朝人的著作,親自批準設置四庫全書館,準備以十年時間纂修一部規模龐大的《四庫全書》。編纂工作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開始,四十六年1782年十二月第一份《四庫全書》修成。用了將近九年;至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先后完成七份《四庫全書》,共歷時15年。以后又檢查全書內容,校對錯誤缺漏,并補充一批書籍入內,直至五十八年1793年編纂工作才全部告竣。它基本上包括了我國歷代重要著作,分經、史、子、集四部。據建國后經過重新查點的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四庫全書總目》所載共3461種,79309卷。  收錄書籍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部官修的大類書,其卷數相當于《永樂大典》的三倍半,確是包羅宏大,豐富浩瀚,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使許多有價值的古代典籍得以保存和流傳下來。弘歷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做出重要貢獻的。

        參加《四庫全書》編纂工作的有500多人。弘歷先后派了三位皇子擔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正副總裁之下有總纂官、總閱官、編纂、?、提調等,不少是當時的知名學者,其中紀昀曉嵐出力最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簡明目錄》都是他最后編定的;次為陸費墀,是紀昀的重要副手;有較大名望的還有戴震、邵晉涵、周永年、王念孫、姚鼐、翁方綱、于敏中、金簡、陸錫熊、程晉芳、任大椿、朱筠等,都是學識淵博之士。四庫著錄的書,除小部分御制作品和奉旨撰述的官書外,其來源有的是清廷內府藏書,有的是從各省采進,有的是各地官員和藏書家私人進獻,也有從明代《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已散佚的古籍。奉弘歷之命匯編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共200卷,對著錄的書籍和未著錄而存其“目”的6700多種書籍,簡要地敘述這些書籍的學術淵源、版本異同和內容,評論其優劣得失,是一部重要的目錄學著作。弘歷自始至終關心編纂工作,重要的問題都親自作出決定,并經常向四庫全書館館臣賞賜食品、文房四寶、衣物等。書成之后,大宴群臣慶功。

        《四庫全書》共繕寫七部,分藏于宮中文淵閣、圓明園內的文源閣、奉天皇宮的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和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杭州西湖圣因寺行宮的文瀾閣。文淵、文源、文溯、文津稱為“內廷四閣”,又稱“北四閣”,大臣經批準可以前往查閱。文匯、文宗、文瀾稱為“江浙三閣”,又稱“南三閣”,弘歷南巡時曾頒詔準許讀書人前往抄閱,但不得私自攜出閣外。還有一部副本藏于翰林院。藏于內廷四閣的是先辦成的四部,用上等開花榜紙;續辦的三部,用的是太白史連紙。書頁都是直行紅格,名為“朱絲闌”,每半頁八行,每行21個字;有注釋的地方,每豎格里是雙行小字。有的書內還有精美的插圖。書的裝幀精致,絹面“包背裝”式,絹面的顏色標志著書的類別,如經部是綠色,史部是紅色……等等。每冊書的首頁和末頁:都蓋有乾隆帝的璽印。每若干冊貯存在一個楸木制的匣內,名為“一函”,函面上刻書名,函內的書用香楠木片上下夾起來,再用綢帶束住,整齊美觀,且能防潮濕,防蟲蛀?上A明園文源閣本毀于英法聯軍之役,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藏本毀于太平天國戰火;翰林院副本毀于八國聯軍之役,只原在避暑山莊文津閣的一部保存最完整。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同時,弘歷命對全國書籍作了一次大規模的檢查,查禁、銷毀和刪改了許多所謂“悖逆”、“違礙”書籍。

        查辦禁書始于開館編書的第二年,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上諭稱:“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間毀譽任意,傳聞異詞,必有詆觸本朝之語。正當及此一番查辦,盡行銷毀,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風俗,斷不宜置之不辦”。此后,在各地遍貼曉諭,勸令藏書之家呈交“違礙”書籍;官府也派人到各地查訪,對各類書籍進行甄別,將查出的禁書送往京師!端膸烊珪佛^也從采進本中查找禁書。這些禁書由弘歷一一親自閱看后,在武英殿前投爐燒毀。

        所謂“悖逆”和“違礙”書籍,最初是指明末清初的著作中含有一些對滿洲貴族不利的記載,如滿族入關前,先世曾為明代臣仆,受過明朝冊封和多次向明朝入侵;清初的一些著作暴露不少清兵南下時的暴行,弘歷都有意識地要湮滅這些史跡,甚至連“建州衛”、“女真”都不愿再提起。同時要禁絕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文學家如李贄、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著作,以防止這些著作中的民族意識和進步思想激起漢族人民的反抗。以后,查繳禁書的范圍有所擴大,從明代上溯到宋元。凡宋人著作中涉及遼金元如歌頌岳飛抗金,明人著作中言及元,只要被認為是“議論偏謬”,也在查禁之列。不但對文人學者的著作要審查,對浩如煙海的地方志書、傳奇小說、戲劇腳本也不放過。一些降清明臣即所謂“貳臣”的著作如錢謙益也要全部銷毀。后來稍稍放寬,有的著作只要“改易違礙字句”。如“胡虜”、“夷”、“韃”等字樣,可以毋庸銷毀。有的刪改十分荒唐,如南宋初有一部書《攻女鬼集》,其中不少碑傳、墓志銘就是在修《四庫全書》時被改動的。涂改最多的是有關婦女的部分內容。宋初沿襲唐風,女子可以改嫁,夫妻可以離異。程朱以后講理學,重名節,主張女子守節,從一而終,清代更發展到頂點?滴跻院,朝廷每年都要大力旌表夫死殉節、未婚守志的婦女,給銀建坊,視為常例。修《四庫全書》時便刪去《攻女鬼集》中反映女子不守節的內容,都改成“從一而終”。辦法是將先后兩個丈夫比較,誰的官大就算誰的妻子,另一位丈夫涂去不記,實在沒有道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一月,由《四庫全書》館擬定的《查辦違礙書籍條款》正式頒行,以后還陸續頒發一些補充規定,算是有了“統一口徑”,但這時查繳禁書已漸漸進入尾聲。

        在查辦禁書中,有20多人的著述被焚毀,其中有呂留良、屈大均、金堡、戴名世、尹嘉銓、王錫侯、錢謙益等。不但把這些人著的書燒了,還要追查印書的版片。弘歷共下令燒毀了多少書,當時沒有精確統計,后世有人據《禁書總目》、《辦理四庫全書檔案》等史料考察,銷毀書籍達3000余種、六七萬部以上。這是弘歷打著“文治光昭”的旗號干的壞事和蠢事。

        弘歷在位時,還大興文字獄,對不利于清王朝統治的思想言行進行嚴厲鎮壓。

        文字獄自古以來就是封建統治者借挑剔文字而興起的大獄。清代自順治初就有,康熙朝文字獄最大的案件是莊廷  金龍的《明史》案和戴名世的《南山集》案,都是由于著述中有眷念明朝的民族意識而引起的。雍正朝的文字獄,不但是為了控制思想,泯滅漢族的民族意識,而且也以之作為打擊政敵、提高胤禛個人權威的手段,如本文上述曾靜、張熙案,還有年羹堯在奏折內將“朝乾夕惕”錯寫成“夕惕朝乾”被羅織罪名;汪景祺寫《西征隨筆》其中有譏訕康熙的字句被處決。乾隆朝的文字獄更加苛細頻繁,案件比前兩朝合計增加四倍以上。株連的廣泛,懲治的嚴酷,都大大超過前兩朝,反映了弘歷對漢族地主階級官紳、知識分子的猜忌,也顯示了他為了維護至高無上的皇權而濫施淫威。

        乾隆朝的文字獄,除了少數幾起是追查清初文人著作中流露的反清思想外,大部分是望文生義,捕風捉影,任意羅織罪狀,濫殺無辜。如乾隆二十年1755年內閣學士胡中藻的《堅磨生詩鈔》內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還有詩句“老佛如今無病病,朝門聞說不開開”,胡中藻所擬試題為《乾三爻不像龍說》,弘歷橫加指摘說:“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上,是何肺腑?”又說:“朕每日聽政,召見臣工,何乃有朝門不開之語?”,并認為試題的下半句“不像龍”是譏諷皇帝,將胡中藻處斬;其座師鄂爾泰已故,命撤出賢良祠;鄂爾泰的侄子鄂昌因和胡中藻交往,以比昵標榜問罪,后來又因他的《塞上吟》詩中稱蒙古為胡兒,說他“忘本自詆”,賜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浙江舉人徐述夔《一柱樓詩集》內有“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弘歷斷言詩句有反清復明之意,徐述夔已故,照大逆罪戮尸。曾任禮部尚書的沈德潛,是深得弘歷寵信的文學侍從,因給《一柱樓詩集》作序,沈德潛已故,不予深究,僅撤銷謚號,并將御制碑文撲銷。戴移孝的《碧落后人詩集》內有“長明寧易得”;李馬驎的《虬峰集》內有“翹首待重明”,這些詩句都被認為是詛咒清朝,圖復明朝,“喪盡天良,滅絕天理”,構成叛逆大罪。曾任大理寺卿的尹嘉銓,向弘歷上疏為他父親尹會一請謚,弘歷批駁不準,認為賜給謚號是皇帝的權力,不能由臣下主動要求,同時告誡他在家要“安份”。尹嘉銓又上疏請將他父親和本朝名臣范文程、李光地、湯斌、顧八代、張伯行等一起從祀文廟,這一下觸怒了弘歷,認為是“大肆狂吠,不可恕矣”,命鎖拿解交刑部審訊。在抄家時,仔細搜查尹嘉銓所著書籍,發現他的文章中有為“帝者師”的語句,弘歷牽強附會,竟認為尹嘉銓是“儼然以師傅自居”,指責說:“無論君臣大義不應如此妄語,即以學問而論,內外臣工各有公論,尹嘉銓能為朕師傅否?”尹嘉銓年過70,自稱“古稀老人”,源出于杜甫詩“人生七十古來稀”,沒有想到弘歷自稱“古稀天子”,這又構成觸犯御名,“僭妄不法”,尹嘉銓被判處凌遲,弘歷“從寬”命將他絞死。類似的冤獄遍于全國。僅據《東華錄》和故宮文獻館先后編纂的《清代文字獄檔》、《掌故從編》、《文獻叢編》的不完全統計,弘歷在位60年,文字獄達70余起,其中《四庫全書》館開館后10年發生的就有40余起。清代詩人王撰有《聞雁有感》一詩:“數聲哀怨半天聞,無限離愁寄白云;矰繳每從文字起,書空咄咄卻憂君!苯枷爰引徸哉湟灿性姡骸氨芟仿勎淖知z,著書都為稻粱謀”,都是文字獄迫害一代知識分子的生動寫照。

        清代文字獄是滿洲貴族封建專制統治空前強化的產物。它和籠絡漢族知識分子是“剛柔相濟,寬猛并用”的兩手政策,起著禁錮思想、箝制言論、摧殘人才的惡劣作用,其后果是很嚴重的,造成政治上和學術上沉寂窒息的局面。讀書人不敢議論時政,不愿探討與現實關系密切的義理經濟,而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上,尋章摘句,爬來梳去,以逃避眼前的政治壓迫,形成煩瑣的學風。弘歷統治后期,各地人民的反抗此起彼伏,使他的注意力轉移,顧不上在文字上吹毛求疵,才小得不放松又網,收斂淫威,文字獄逐漸減少。

    “十全武功”

        弘歷自稱“文治武功”為古今第一人。在“武功”方面,乾隆時期也號稱極盛。先后有兩次平定準噶爾之役,回疆之役,大小金川之役,鎮壓林爽文領導的臺灣人民起義,兩次廓爾喀之役,緬甸之役,安南之役。弘歷對這些戰役都非常重視,親自遴選將帥,披閱地圖,運籌帷幄,批答奏章。他下令在京師西郊香山設健銳營,訓練一支能登云梯、攻碉堡的八旗精兵,自己還經常前往檢閱。這支精兵由大學士傅恒統率,在平定準噶爾、“回部”、大小金川諸役中屢經鏖戰,多次得勝。每逢將士出征,弘歷都要舉行盛大歡送儀式;每克一敵下一城,或戰役結束,都要祭告宗廟,大賞有功將士。將士凱旋歸來,在京師郊外行郊勞之禮。又在紫禁城內建紫光閣,將一些戰役中有功將帥繪像于其上,賦詩立傳,贊揚武功。還將“得勝靈纛”和繳獲的旗幟等戰利品收藏其中,極盡渲染之能事。這10次戰役,對國內邊疆少數民族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對外戰爭也以鄰國請和而結束,弘歷因此志驕意滿,夸耀為“十全武功”,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并在承德興建規模宏大的普樂寺、普寧寺、安遠廟、普陀宗乘之廟等建筑,以紀念這些歷史性事件,并為自己紀功。

        這10次戰役的起因和性質不同,如何評價,需要進行具體分析。有的戰役是正義的,對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起了積極作用;有的戰役并不是正義的。例如,平定準噶爾部割據勢力的戰爭,對于維護國家統一,鞏固西北邊疆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天山南路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統一天山南北地區,戰后設置伊犁將軍作為新疆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對加強新疆地區和清朝中央政府的聯系,鞏固邊防,也起了積極作用,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大小金川之役,是清廷和大小金川土司之間進行的戰爭,史學界眾說不一,褒貶互異。大小金川之役結束后,少數民族與漢族在經濟、文化上的聯系密切了,加速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墒呛霘v原以為金川彈丸之地,傳檄可定,不料險遠難攻,大金川之役歷時兩年,小金川之役歷時六七年,清廷投入大量兵力財力,屢遭挫敗,統兵將帥中訥親、張廣泗被處死,溫福陣前中槍而亡,阿爾泰被削奪大學士、總督官爵。后世有人評為“以大軍與土司相角,勝之不足為武”。鎮壓林爽文之役,是撲滅臺灣農民起義的烈火,應當否定。

        對外作戰中,廓爾喀之役的起因比較復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禪由后藏到承德覲見,慶賀弘歷70壽辰。弘歷仿后藏班禪所居扎什倫布廟式建須彌福壽之廟以資安禪,極為禮遇優渥。是年十一月,六世班禪患天花于北京西黃寺圓寂;四十六年1781年春,肉身金龕返回西藏,弘歷親自到西黃寺禮送。六世班禪來京時經由草地行走,沿途信奉喇嘛教的各族群眾和王公大臣布施財幣;在京時,弘歷又贈以金銀珠寶,總計當值數十萬金。這筆巨額財富被六世班禪的兄弟、扎什倫布寺總管仲巴呼圖克圖所侵吞,他的另一兄弟沙瑪爾巴西藏佛教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第十世活佛未能染指,十分不滿,因此出走廓爾喀今尼泊爾,唆使和帶領廓爾喀侵略軍入侵后藏日喀則,洗劫扎什倫布寺,到處燒殺掠奪。起初,入侵者僅數百人,仲巴呼圖克圖下屬喇嘛有四五千之眾,但并不抵御,竟攜細軟先期逃避。消息傳到京師,弘歷命?蛋猜时氩,迎擊入侵之敵。清軍所到之處,受到西藏僧俗群眾的歡迎,很快就將廓爾喀侵略軍逐出西藏。廓爾喀統治者向清廷表示愿意退還在扎什倫布寺所劫掠的財物,承諾以后永不侵犯西藏,清軍撤回。此后,清廷大力整頓和改革西藏的政治與宗教制度。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蛋餐耸肋_賴、七世班禪會商,清廷頒布了《欽定西藏章程》,規定提高駐藏大臣權力,以防西藏農奴主貴族獨攬藏政,分裂割據。又規定達賴、班禪和各地黃教“呼圖克圖”活佛轉世,必須在駐藏大臣監視下,用金瓶抽簽決定,即“金瓶掣簽”制度。通過這些措施,加強了清廷對西藏地區的統治,因此,反擊摩爾喀入侵事件的歷史作用是應當肯定的。正如弘歷自稱:“此次用兵,實必不得已之舉,朕并不利其尺土一人,此心實可以仰對吳蒼!敝劣诔霰鴩,如緬甸之役、安南之役,都是以大國的武力威脅鄰國。

        這10次戰役的軍費開支很大,一些軍事統帥在軍中奢侈無度,糜費極多,大小金川之役軍費達7000余萬兩,有的戰役開支的軍費還無法統計。沉重的軍費負擔和戰爭中對無辜群眾的殺戮,都給各族人民造成災難。

        土爾扈特部回到祖國,也是乾隆朝在民族關系上的一件大事。17世紀30年代,土爾扈特部從天山以北遷徙到伏爾加河下游草原游牧。在寄居異鄉一個半世紀以后,為了擺脫沙俄的殘暴統治,維護民族尊嚴和生存的權利,枉臺吉渥巴錫的率領下,土爾扈特部168000余人,冒著嚴寒冰雪和酷暑、干旱,歷時八個月,行程萬余里,從伏爾加河經過哈薩克,繞過巴爾喀什湖東南的大沙漠,終于回歸祖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月到達伊犁。沿途死亡過半,到達時僅有66000余人。弘歷聞知土爾扈特來歸之信,命舒赫德由烏什就近前往協助伊犁將軍伊勒圖辦理安置事宜。當時有人懷疑“恐其有詭計,議論沸起”,弘歷力排眾議,決定收撫土爾扈特,遣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往迎渥巴錫至承德避暑山莊朝覲。既至,命隨圍觀獵,又于山莊萬樹園賜宴,設燈筵火戲款待;賜渥巴錫封爵卓里克圖汗,封策伯克多爾濟為親王。弘歷命舒赫德撥給水草豐盛的地方安置其部眾,購買牛羊糧食以資賑濟,置辦衣裘廬帳使得御寒,并為籌其久遠資生之計。渥巴錫向弘歷奉獻寶刀、良馬。這時,清廷在承德仿照西藏布達拉官修建的普陀宗乘之廟竣工,弘歷親撰《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兩篇碑文,寫下我國民族關系史上這一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

        弘歷當政,非常重視少數民族問題,以經營邊疆、鞏固國家領土作為自己不能忘懷的政治抱負。為了促進民族團結、籠絡蒙、藏等民族,他提出“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的著名決策。他在注意研究喇嘛教經典的同時,也警惕“元朝尊重喇嘛,有妨政事之弊”。他通曉蒙、藏、回等民族語言,自述“乾隆八年習蒙古語,二十五年平定回部遂習回語,四十一年平兩金川略習番語,四十五年因班樣來謁,兼習唐古忒語,是以每歲年班,蒙古、回部、番部等到京接見,即以其語慰問,無藉通譯!彼肿院赖貙戇^一首詩:“萬里馳來卓爾齊,恰逢嘉夜宴樓西;面詢牧盛人安否?那更傳言藉譯鞮!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突出的成就是奠定了中國這樣一個版圖遼闊的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基礎。弘歷夸耀自己的武功盛逾前代,雖不免有些溢美,但他深知“守中國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經數十年的經營擘劃,終于“西陲拓地萬里,臣屬至蔥嶺以西,衛藏以外”,使我國的版圖最后穩定下來,并在這樣廣大的版圖內有效地行使國家的主權。弘歷和康熙帝一樣,作為當時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作出了積極貢獻的。這時的我國疆域,東北至外興安嶺、烏第河和厙頁島,北達恰克圖,西到巴爾克什湖和蔥嶺,南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東括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國土的廣袤和國力的強盛,邊疆地區對清廷中央政府向心力的日益增強,國內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確是以往任何封建王朝不能相比的。這是清王朝的歷史業績。這一業績當然不能完全歸功于弘歷,清代的大統一局面是中國歷史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弘歷個人的雄才大略,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抹煞的。

    馬戛爾尼使團來訪

        乾隆朝的對外關系,仍奉行前朝的閉關政策,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不多。值得寫一筆的是英國首次派遣馬戛爾尼使團來華。

        清入關后,由于其落后性,同時為了保護封建經濟,消弭足以危害其統治的外來因素,實行比明王朝更加嚴厲的閉關政策。鄭成功在臺灣舉兵抗清時,清廷嚴令“片板不準下!?滴醵哪1685年清朝統一臺灣,次年下令開放海禁,允許中國商民出洋貿易,又指定廣州、廈門、寧波、上海四個口岸與外國通商。廣州是對外貿易的中心,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英國在廠州設立商館,貿易趨于經;,貿易總值已超過歐洲國家對中國貿易值的總和,居外商中的領袖地位。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英國開到廣州貿易的商船已達62艘。開放海禁后,中外海上貿易雖有相當發展,但實際上對外貿易集中于廣州一地,外國商入對此極為不滿。。18世紀后期,英國進入產業革命,近代工廠制度的勃興和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生產力突飛猛進。代表工商業資本家利益的英國資產階級政府積極推行對外侵略與擴張政策,為英國資本主義企業尋求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也就成為英國資產階級更加注意的目標。為了突破中國對通商的種種限制,英國一心想在廣州以北開港,以打開中國市場?墒菍τ谕獗韽姶蠖鴮嶋H上正在衰落的中華帝國,他們所知甚少。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英國政府派遣喀塞卡特為第一次來華的使節,但喀塞卡特在途中病死。幾年以后,由東印度公司建議,英國政府決定派遣正式使團訪華,目的是想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談判,使清廷取消對外貿易中的種種限制和禁令,獲得更多的權益,同時也為了了解中國的情況,窺伺中國的國力,以為英國殖民主義者下一步行動提供依據。這便是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背景。

        馬戛爾尼長期在英國外交界供職,曾任英國駐俄國公使,1792年被他的好友、英國國務大臣敦達斯任命為特使。副使斯當東是馬戛爾尼的摯友,曾在印度從事外交活動,也是一個推行殖民主義政策的老手。使團包括軍事、測量、繪圖、航海等人員100多人,分乘由“獅子”號有64門大炮的軍艦、“印度斯坦”號東印度公司載重量最大的遠洋船和“豺狼”號供應船組成的船隊,于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9月25日由英國樸茨茅斯港啟航,直駛天津。1793年6月到達廣州。廣東巡撫郭世勛向乾隆帝奏報。因為使團名義上是為祝賀乾隆帝80壽辰而來,乾隆帝十分高興,甚至當成是藩屬的貢使前來朝貢,諭令沿海各省督撫委派大員作好接待準備,迎送犒勞。又囿于“天朝上國”的虛矯自大和固步自封的偏見,命各地保持警惕,以防意外。1793年6月21日,英國使團的船隊經澳門北上。7月25日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十八日到達天津的大沽。乾隆帝決定在熱河行官接見英使,命駐刮天津的長蘆鹽政徵瑞承辦接待事宜,并帶同前往熱河。英使到天津后,直隸總督梁肯堂和徵瑞設宴款待,然后換乘木船駛往北京,在北京城郊宏雅園和城內小住,乘使團自帶的豪華馬車赴熱河。

        這時,大學士和坤就使團覲見皇帝的禮節與馬戛爾尼反復磋商,頗費一番周折。清廷要求他行跪拜大禮,馬戛爾尼堅持按英國臣民覲見本國君主的禮節,屈一膝,趨前吻手。雙方僵持不下。乾隆帝很不高興,在上諭中說:“似此妄自驕矜,朕意甚為不愜,已全減其供給,所有格外賞賜,此間不復頒給!庖娜胗P,如果誠心恭順,必加以恩禮,用示懷柔。若稍涉驕矜,則是伊無福承受恩典,亦即減其接待之禮,以示體制,此駕御外藩之道宜然!弊詈笊潭R戛爾尼以見英皇之禮覲見乾隆帝,單膝下跪,但免去吻皇帝之手。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十1793年9月14日,乾隆帝在熱河行宮萬樹園大幄中接見英國使團,禮部官員引領馬戛爾尼至御座左首,向乾隆帝行禮致詞,把鑲有珠寶的金匣盛裝的英皇書信呈上,并呈獻禮品單。這批精心準備的禮品包括天體運行儀、天球儀、地球儀、望遠鏡、銅炮、連珠炮、榴彈、毛瑟槍、玻璃制品及“有一百零十門重炮裝備的”巨大軍艦模型,其用意是使中國知道英國是船堅炮利、富強和近代科學技術發達的國家。乾隆帝亦向英國國王和馬戛爾尼及其隨行人員回贈大批金銀珠寶、綾羅綢緞。覲見禮儀完畢后,乾隆帝設宴款待,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臺吉及緬甸國使臣陪宴。次日,由和珅、?蛋才阃斡[行官園林山水、樓臺亭榭。八月十三日是乾隆帝壽辰,英使隨同王公大臣等至澹泊敬誠殿行慶賀禮,參觀校閱比武、歌舞、燃放焰火等慶;顒。

        英國使團回到北京,開始和和珅進行實質性會談,提出一系列有關貿易的要求。和珅向馬戛爾尼面交乾隆帝“賜英咭唎國王敕書”,對英使提出的各項要求一一駁回。英方要求準許派員常駐北京,照管本國商務,在北京設商館收貯貨物發賣,“敕書”中以“此與天朝體制不合”,“京城為萬方拱極之區,體制森嚴,法令整肅,從無外人等在京城開設貨行之事”,俱不允準。英方要求準許商人到寧波、舟山、天津進行貿易,“敕書”批駁“皆不可行''。英方要求在舟山附近劃出一個小島,歸英商居住,以便英國商船到達時歇息并存放貨物,“敕書”批駁稱:“天朝尺土俱歸版籍,疆址森然,即島嶼沙洲,亦必劃界分疆,各有專屬,……此事尤不便準行”。英方要求于廣州附近撥一處地方居住商人,且聽其自由來往,“敕書”批駁稱:“自應仍照定例,在澳門居住”。英方要求由內河運輸貨物請優待免稅或減稅,“敕書”批答:“應照例公平抽稅,與別國一體辦理!辈⒕嬲f:此后若將“英船駛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嚴,各處守土文武,恪遵功令,爾國船只到彼,未免使爾國夷商往返徒勞,勿謂言之不預也”。

        乾隆帝全部拒絕英國提出的要求,重申清王朝堅決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同時通令沿海督撫加強戒備,嚴防英人侵占寧波、舟山等處。他力求將中外交往限制在非常狹小的渠道,一方面是基于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結構,沒有認識到發展對外貿易的必要性,即所謂“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影響,對世界形勢茫然無知和妄自尊大,“立中外之大防”,“華夷之辨甚嚴”,把其他國家視為文明低下的“蠻夷之邦”,“從不許外籍人等稍有越境攙雜”。至于英國使團所提要求,其中有殖民主義侵略的性質,特別是要求劃定地區居住英國商人,侵犯到中國的領土、主權,當然應當站在自衛和防御的立場斷然拒絕。乾隆帝的對策雖然是為了維護其封建統治,在客觀上也是抵制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

        馬戛爾尼使團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由軍機大臣松筠伴送沿運河南下,經浙江、江西、廣東回國。1794年9月5日回到樸茨茅斯港,結束了兩年之久的中國之行。他率領的使團在中國各地周游,搜集有關國民經濟、自然資源、海陸交通、軍事要地等重要情報,看到清王朝衰弊陵夷的跡象,認為“清帝國好比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它之所以在過去150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于一般幸運的、能干而警覺的軍官們的支撐,而它勝過其鄰船的地方,只在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他還預言:“英國從這一變化中將比任何其它國家得到更多的好處”。果然,四十八年以后,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國悍然發動侵略戰爭,這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清廷在這場戰爭中的失敗,招致外國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中國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奢靡之風  財用耗竭

        弘歷秉政時,清朝統治正是鼎盛階段,經濟已經恢復并且得到較大發展。到乾隆中葉,全國耕地面積已超過明末耕地的最高數字,達600佘萬頃,比順治末年增加了l/3左右,已經擁有兩億多人口。隨著商業的發展,城市日趨繁榮。社會財富大量積累起來,統治階級追求享樂之風也日盛一日;实劬佑诜饨ńy治的最高層,飲食服御,豪華奢麗,達到驚人的程度。

        弘歷的奢侈遠遠超過他的祖父和父親。他仿效康熙帝六次南巡,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下江南。所到之處,地方官員辦差接駕,務求華美,修行宮,搭彩棚,辦酒筵,搜羅土特產品,糜費特甚。自北京至杭州,往返路程近6000里,途中修建行宮30處,每隔二三十里設一座尖營。巡幸的隊伍沿運河南行,動用船只千余艘,舳艫相接,旌旗蔽空。隨行的有后妃、王公親貴、文武官員和擔任警衛扈從的大批士兵;实酆秃箦俗挠塾美w夫3600名,分六班輪流拉纖。搬運帳篷、衣物、器具,動用馬6000匹,騾馬車400輛,駱駝800只,征調夫役近萬人。不僅沿途地方官要進獻山珍海味,還要從全國各地運來許多食品,連飲水都是從北京、濟南、鎮江等地遠道運去的著名泉水。

        每次南巡,揚州的大鹽商們紛紛報效,爭炫奇巧,取媚邀寵。揚州平山堂本來沒有梅花,弘歷第一次南巡時,鹽商捐資植梅一萬株,以供皇帝觀賞。第五次南巡時,鹽商不惜重金施放煙火,景色壯觀,“遙望岸上,著大桃一枚,碩大無朋,顏色紅翠可愛。御舟將近,忽煙火大發,光焰四射,蛇掣霞騰,幾眩人目。俄頃之間,桃砉然開裂,則桃內劇場中峙,上有數百人,方演壽山福海新戲”。如此豪華新奇的演出,博得弘歷的贊賞。清人的筆記還記載:弘歷南巡時,某日至揚州大虹園,對左右說:“此處頗似北海之瓊島春陰,惜無塔耳!贝篼}商江春聞知,以萬金賄賂近侍,得到塔形圖紙,“鳩工庀材,一夜而成”,連弘歷也嘆服鹽商財力之雄厚。

        每逢皇室的喜慶盛典,更揮霍無度。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60壽辰,二十六年1761年皇太后70壽辰,在京的文武百官和各地封疆大吏、富商巨賈,極力搜求貢品,網羅能工巧匠,置辦各種奇異珍玩器物。慶;顒庸妍悷o匹,自紫禁城的西華門至清漪園今頤和園,“張設燈彩,結撰樓閣。天街本廠闊,兩旁遂不見市廛。錦繡山河,金銀宮閎剪彩為花,鋪錦為屋。九華之燈,七寶之座,丹碧相映,不可名狀”。每數十步設一戲臺,“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假童妙伎,歌扇舞衫,……游者如入蓬萊仙島,在瓊樓玉宇中,聽霓裳曲、觀羽衣舞也”。弘歷自己的70歲、80歲生日,奢侈闊綽的排場,更是歷史上少見的。到他的晚年,兩次舉行千叟宴,預宴者一次是3900余人,一次是5900余人,充分顯示皇家的煊赫豪富。

        弘歷還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園林。雍正時修建的北京圓明園,有28景,弘歷擴建成40景,許多景觀是仿照江南園林修建。這座名園的秀美壯觀,弘歷存《圓明園后記》中曾說:“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他要“后世子孫必不舍此而重費民力以創建苑圃''?墒菦]有多久,乾隆十四年1749年,為他母親60歲生日,又修建清漪園頤和園前身,工程歷時15年,耗銀近450l萬兩。避暑山莊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興建,起初只有36景,弘歷又擴充成72景。承德外八廟宏偉的寺廟群,大部分都建于葛隆時,僅須彌福壽之廟和普陀宗乘之廟的鎏金銅瓦就用去黃金三萬兩。南巡和營建遭到大臣們或明或暗的反對,弘歷自己也認為“過勞民力'',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曾著《知過論》以自箴,盡管承認糜費太大,但他晚年仍復如此。他的一生,除南巡六次外,還東巡四次,西行五次,“至于奠祭于曲阜,秋彌于木蘭,近游京畿,告詣嵩洛,車駕時出,記不勝記”。

        皇帝過著錦衣玉食般的生活,影響整個社會風氣由儉入奢。滿洲親貴,漢族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奢侈淫糜,揮金如土。封建社會的盛世,必然蘊藏著走向衰微的危象?涤簳r期,清廷庫儲常盈2400余萬兩;乾隆中葉,國庫豐盈,貯存常達七八千萬兩。到弘歷退位的時候,已經是國庫空虛,財用耗竭了。

    盛極轉衰  遍地烽煙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山東省壽張縣爆發了白蓮教支旅清水教領袖王倫領導的農民起義。對于正處在鼎盛階段的清朝統治者來說,是“日之將夕,悲風驟至”的一個訊號。

        這次起義醞釀已久,王倫揭竿而起后,幾天之內就聚集義軍2000余人,攻入壽張縣城,殺死知縣,乘勝攻打陽谷、堂邑。義軍“攻城只殺官劫庫,不殺百姓’’。在擊敗清軍兗州總兵惟一和山東巡撫徐績的圍剿后,義軍北上,直逼臨清。臨清位于山東西北部大運河畔,是南北水路交通的樞紐,控扼漕運的要地,每年東南數省有數百萬石糧食由運河經臨清北運。義軍攻占臨清舊城后,清軍躲在臨清州城待援。弘歷這時正在承德避暑山莊,聞訊后,立派大學士舒赫德、額駙那旺多爾濟、左都御史阿思哈率領健銳、火器二營禁衛軍千余人前往鎮壓。在清軍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義軍失敗。王倫舉火自焚,壯烈犧牲。

        這次起義規模不大,為時短暫,前后只持續了一個多月,但給于清朝統治者很大的震動。因為這是明末農民大起義以后,清王朝承平100多年所未有的,也是以后一系列武裝起義的序幕。  接著,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甘肅循化今屬青海爆發了由蘇四十三領導的撤拉族人民起義,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又爆發了田五領導的回民起義。這兩次起義雖然是由撤拉族、回族內部新、老教紛爭引發,但都迅速轉化為對清王朝猛烈的反抗。以后,弘歷命令陜甘總督李侍堯要認真查辦余黨,株連羅織,務必“不動聲色,密行查辦遠遣,斷絕根株”。殘酷的鎮壓并不能消弭少數民族群眾的斗爭,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又爆發了石峰堡回民起義。西安副都統明善率清軍1200人前往鎮壓,陷入起義軍的埋伏,全軍覆沒,明善被擊斃。弘歷急派?蛋、阿桂、海蘭察等調集大軍將起義軍緊緊圍困!笆逶谌f山中,其高插天,石路甚險,惟北面一線可上”。?蛋蚕喽鹊貏,“斷其樵汲,立柵設卡”,時當三伏,七天無雨,起義軍“下視四面重圍,勺水不得”,奪路而出,被清軍四面截殺,有被擒獲,有投崖墮阱而死。撤拉族和回族起義軍勇敢善戰,但孤軍奮斗,困守一隅,最后仍不免失敗。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臺灣爆發了林爽文領導的漢族、高山族農民的大規模起義。起義是由于從內地到臺灣的貪官污吏對當地人民的苛刻搜刮。弘歷在上諭中說:“今細思徐訪,知逆匪林爽文等起事之由,皆因該地方官平日廢弛貪黷,視臺灣缺分為利藪,不以冒險渡海為畏途,轉以得調美缺為喜。督撫之無能者,又或徇情保薦,明知不察,曖昧牟利,……劣員等并不整頓地方,撫綏安戢;于作奸犯科者又不及早查辦,惟知任意侵漁肥橐,以致斂怨殃民,擾累地方,遂使桀驁奸民,有所借口。''這是弘歷事后的“反思”,但起義爆發之初,他命令閩浙總督常青率軍到臺灣鎮壓,因常青“并無制勝之策,轉致疲于抵御”;次年又派?蛋驳竭_臺灣,代替常青為統帥,從大陸各省抽調軍隊“進剿''。起義軍終于失敗,林爽文被俘后解往北京處死。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末,貴州松桃廳今松桃苗族自治縣苗民石柳郝、湖南永綏廳苗民石三保等歃血為盟,秘密集會,相約同時起義。起義軍很快就發展到八九萬人,“苗疆大震”。時?蛋踩卧瀑F總督,奉命由云南赴貴州銅仁鎮壓,弘歷派侍衛額勒登保、德楞泰參贊軍務,調集云、貴、川、湘等省清軍數萬人,分路向起義軍大舉進攻。又以重金收買叛徒擒獻起義軍首領。起義軍受到重大損失,石柳鄧壯烈犧牲。這是清代苗民規模最大的一次反抗。起義雖被暫時鎮壓下去,但各地苗民的斗爭仍此伏彼起,延續12年之久,到嘉慶十二年1807年才最后平息下去。

        乾隆晚期,清代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大規模反抗清朝統治的斗爭持續不斷。這時,民間秘密結社白蓮教在各地的活動尤其活躍,它的支派很多,名目不一,而且由宗教活動逐漸轉向組織群眾斗爭。川楚陜三省交界地區,聚居著人數眾多的佃農、山民、棚戶,他們身受地主、雇主、差役、地痞等敲骨吸髓的剝削,往往被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鋌而走險。白蓮教以“官逼民反”為號召,揭竿而起。湖北各地的白蓮教首領密商,決定于嘉慶元年三月初十辰年辰月辰日辰時在各地同時發動起義。當時的白蓮教在鄂、川、陜、豫等省廣泛傳布,教徒休戚與共,聲息相通,湖北的教徒首舉義旗后,四川的教徒也舉旗響應。起義軍所到之處,得到群眾的積極支持,迅速形成燎原之勢,遍及川、楚、陜、甘、豫五省。起義軍人數達四五十萬之眾。

        這時弘歷名義上已退居“太上皇'',實際上仍緊緊掌握軍政大權!皾O陽鼙鼓動地來”,驚破了這位“太平天子”的美夢,他當然不會甘心,決意要撲滅這遍地烽煙,所有一切軍事行動都由他自己指揮。直到他生命垂危的時刻,還拉著嘉慶帝颙琰的手,“頻望西南,似有遺憾”,把“剿賊”的重任托付給新皇帝。無奈“盛世”的繁榮已經一去不復返,從此清王朝一步一步地走向“衰世”。

    響慕風雅  精于騎射

        弘歷一生熱愛滿族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同時也非常傾心于漢族文化。他從當皇子時起,在漢文師傅的影響下,對漢族文化就有較深的造詣。他非常熟悉儒家思想,曾到國子監為群臣宣講儒家經典《大學》,而且崇尚風雅,詩、書、畫兼長。

        弘歷喜歡寄情翰墨,寫詩抒懷。巡行時,每到一處必作詩紀勝,御書石刻。凡遇軍國大事,時令佳節,喜慶盛典,哀樂閑情,皆有吟詠,有時還寫詩賜給群臣以示寵信。他的詩,才華當然不能和歷代漢族著名詩人相比,但他一生寫下的大量詩篇!半m自古詩人詞客,未有如此之多者”,有的詩在史料價值上極為珍貴,非文臣所能代筆。每年元旦過后,例必茶宴廷臣,即席命題,用柏梁體聯句。許多大臣也因此精研藝文,以詩詞書畫獲進。有一年正月十六日,弘歷在圓明園賜宴群臣,命蔣溥、開泰、劉統勛、秦蕙田、劉綸五位大臣以“春候秋蟲”為題賦詩。春候,指春光明媚的季節;秋蟲,指絡緯、蟋蟀等秋天活躍的昆蟲絡緯,即紡織娘,俗名“聒聒兒”,每當秋夜,這些昆蟲在階下草間嗚叫。絡緯、蟋蜂都可以在溫室中過冬。弘歷在早春聽到溫室中的絡緯聲,十分驚喜,命廷臣賦詩為樂。宴罷,蔣溥作了一幅畫,將君臣唱和的詩抄錄在上面這幅畫現存臺灣故宮博物院。

        弘歷的書法仿趙孟頫,圓潤秀發,也有人認為“雖饒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他自己也能繪畫,“萬幾之暇,惟以鉛丹從事”。他自稱18歲學花鳥畫,曾遍臨林椿、邊鸞、黃筌等名家作品。他兼擅山水、花草、蘭竹、梅花、折枝’

    間或畫佛像,亦只以數筆勾勒而成。他畫過一幅《開泰圖》,畫了平坡上三只羊,小羊在跪乳,母羊凝視遠方,公羊低頭覓食,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宮廷畫師鄒一桂時任內閣學士兼禮部尚書,是有名的花鳥畫大師,為這幅畫補繪花石,山茶、梅花,描繪纖細,諧調勻稱,極為得體。弘歷在畫面空白處抄錄他頗為得意的一篇文章《開泰說》,闡述“三陽開泰”的含意羊與陽同音,借用三只羊禹意“三陽”。這幅畫作于乾隆壬辰年三十七年,弘歷時年62歲,君臣合作,這幅畫彌足珍貴現存臺灣故冒博物院。

        弘歷“鑒賞書畫最精”。宮廷藏畫,大部分是他收集的。畫上的題跋也以他為最多。他把收集到的歷代法書、名畫真跡,如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等命張照等文臣編輯《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兩部書畫錄,將秘閣所藏書畫及款識題跋等與曾邀弘歷鑒賞、親筆題詞、印有寶璽者,一一臚載。他在啟祥宮南設如意館,招聘若干宮廷畫家和雕琢玉器、裱褙帖軸的工匠在館內工作,自己也不時臨幸館內觀看畫家作畫。出巡時隨身還帶著畫師,即景繪圖。由于他的獎掖提倡,乾隆一朝,畫壇人才蔚起,繪畫作品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繁榮局面。耶穌會士,意大利畫家郎世寧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從康熙五十四年17 15年一月到中國,一直在內廷行走,為皇帝作畫,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賞識和器重。郎世寧的創作活動在乾隆朝最活躍,他為弘歷畫了許多御容畫和后妃的肖像畫,還畫了不少富有政治色彩的作品,如表現弘歷在熱河行官接見三車凌和阿睦爾撤納等。弘歷還指定宮廷畫師丁觀鵬、張為邦、王幼學等向郎世寧學習油畫,融中西畫法于一爐。

        入關后的清朝皇室,繼承在關外的民族傳統,一向注意武事。弘歷說:“弓矢乃八旗之舊俗,而神武實萬世之家風”。他身為一國之尊,騎射嫻熟,喜愛游獵,但不廢政事。他向例每年八月十三日在避暑山莊度過自己的生日,于八月十六日率領皇子皇孫到木蘭圍場行圍打獵。乾隆六年,弘歷尊從康熙居安思危,注重習武練兵的傳統習俗,恢復已中斷19年的秋彌古禮。每逢一年一度的秋狳大典,弘歷還召見沒有出過天花“以進塞為懼''的大批蒙古王公貴族,輪流陪同他馳騁射獵。弘歷喜歡在蒙古王公、哈薩克陪臣等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武藝,使他們“畏威懷德”。弘歷認為,“外夷或有習弓矢者,然較之滿洲索倫相去不啻逕庭矣。外夷唯知重武,宴會百戲彼雖樂觀,終不若示以射獵,彼乃誠心悅服,不敢輕視中國,故朕每于此亟亟焉''。他經常告誡子孫不可忘記滿族重視騎射的家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他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按向例于八月十六由避暑山莊啟蹕去木蘭圍場,這是他最后一次秋彌。他曾想把年幼的皇孫綿寧后來的道光帝,時年八歲、皇元孫載錫一同帶到木蘭進哨,形成 “五世同獵”的盛況。后因綿寧體弱,載錫不能騎馬,兩人未前往。弘歷自己仍興致勃勃地在圍場住了20天,行圍13次,命中三只鹿,寫了一首紀事詩:“將至八旬猶策馬,命中三鹿去未空”。

        弘歷也喜歡閱兵,一生多次檢閱八旗禁旅,乘馬至教場,“親御弧矢”,80歲才改乘輕輿前往教場。

        弘歷身體極好。每年臘月初一到闡福寺三層佛閣上香,髦 之年“登降裕如”,不用手杖,不用人攙扶。歸政這一年,他86歲高齡,歲暮大祭,于列祖列宗前一一躬親拈香,跪拜如儀。他父親胤禛在世時,喜歡戴各色近視眼鏡,他自己讀書寫字從不用眼鏡。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御試翰林、詹事等官,阮元賦詩盛贊80歲的皇帝不用眼鏡:“四目何須爾,重瞳不用它”,使得弘歷異常高興。

    后妃、子女與家庭生活

        弘歷的母親鈕祜祿氏,是四品典儀 柱之女,康熙三十一年生,13歲時入胤禛府第,稱“格格”?滴跷迨四臧嗽律霘v。弘歷幼年為乃祖、乃父所器重,鈕祜祿氏母以子貴,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弘歷即位后,尊為皇太后。

        弘歷對母親非常孝順,南巡、東巡、幸五臺山、謁陵、秋彌木蘭,都帶著她同行。出獵時獵獲野味,也派人送給她品嘗。慶賀她60、70、80壽辰,不僅壽禮豐盛,慶典隆重,弘歷自己還身著彩衣,手捧酒觴,跳“喜隆慶”舞稱賀。胤禛死后,簦隆元年十月,梓官由雍和宮奉移至易州泰陵,弘歷和皇太后、皇后親自送往。辦理泰陵事務王大臣請示隨葬后妃及“萬年后應留之份位”。按清代禮制,皇后先于皇帝死或稍后死者,皇帝梓宮未葬,與皇帝祔葬;在皇帝之后死者,皇帝已葬入地宮,石門關閉,則另建山陵;侍螽敿幢硎,大行皇帝梓宮安葬地宮后,“以永遠肅靜為是。若將來復行開動,揆之尊卑之義,于心實有未安。況我朝有昭西陵、孝東陵成憲可遵,泰陵地宮不必預留份位!被侍笥谇∷氖暾略趫A明園長春仙館病逝,終年86歲,弘歷為她修建頗具規模的泰東陵安葬。又命制作金塔一座,供奉她的頭發。這座金塔用六成金3000余兩制成,高4.6尺,底2.2尺見方,紋樣端莊,造型完美,現存故宮博物院珍寶館。

        弘歷的后妃眾多,在清代皇帝中僅次于康熙帝。葬在清東陵的后妃有41人和弘歷柑葬裕陵的有皇后2,皇貴妃3;葬裕妃園寢的有皇后1,皇貴妃2,貴妃5,妃6,嬪6,貴人12,常在12。

       弘歷的第一個皇后富察氏,為察哈爾總管李保榮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雍正五年七月,胤禛冊封她為弘歷的嫡福晉,是年16歲。乾隆二年冊立為皇后。禮親王昭褳的《嘯亭雜錄》記載:“后恭儉,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歲時,以鹿羔  制為荷包進上,仿先世關外遺制,示不忘本也!币虼松畹煤霘v寵愛。她生有二子,永璉、永琮,不幸早殤。乾隆十三年春,弘歷帶著皇太后和皇后東巡,謁孔廟,登泰山,皇后旅途勞頓,感染風寒,旋即于德州水次運河御舟中去世。弘歷極為悲痛,他仿照江淹《恨賦》、《別賦》寫了一篇《述悲賦》寄托哀思:“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湃松鐗糍,了萬事之皆虛。嗚呼,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位兮孰予隨?入椒房兮闃寂,披風幄兮空垂。春風秋月兮,盡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哀思動人,情見乎詞。

        由于皇后去世,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先是,21歲的皇長子永璜和14歲的三阿哥永璋,皆非皇后富察氏親生,因而沒有悲痛的表示,受到弘歷多次訓飭,并且聯系到立儲大事,弘歷斷然宣稱:“此二人斷不可承續大統”;首拥膸煾、諸達其中包括和親王弘晝、大學士來保、侍郎鄂容安等皆受到罰俸處分。

        接著,弘歷發現皇后的冊封文書譯為滿文時,誤將“皇妣”譯為“先太后”,盛怒之下,將管理翰林院的刑部尚書阿克敦按“大不敬”議罪,斬監候后赦免;刑部滿漢尚書、侍郎全堂問罪,革職留任。又因翰林院撰擬皇后祭文,用了“泉臺”二字,弘歷認為這兩字用于常人尚可,“豈可加之皇后之尊”?大學士張廷玉等受到罰俸處分。工部因辦理皇后冊寶“制造甚屬粗糙”,全堂問罪。光祿寺因置備皇后祭禮所用之餑餑、桌張“俱不潔凈鮮明”,光祿寺卿、少卿俱降級調用。禮部因冊謚皇后,儀禮舛誤,尚書及其他堂官皆受到處分。

        隨后,外省滿族文武官員50余人因沒有具折奏請赴京叩謁皇后梓官,受到降級或銷去軍功記錄處分。一批官員在皇后喪,期內違制剃發,經查究后受到懲處。江南河道總督周學健擅自剃發,又發現有貪污行為,賜死。

        因皇后之喪引起的這場風波延續了大半年才告結束。弘歷將貴妃烏喇那拉氏進為皇貴妃,攝六官事,乾隆十五年八月將她立為皇后。

        烏喇那拉氏,佐領那爾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弘歷為皇子時,胤稹將她賜為側福晉。弘歷即位后封為嫻妃,年僅20歲。她性格溫順,受到皇太后喜愛,晉為嫻貴妃。弘歷的第一位皇后去世后,不忍立即冊立新后,過了一年多,乾隆十五年八月才冊立她為皇后,她生有二子永璂、永璟。整隆三十年春,烏喇那拉氏隨弘歷南巡至杭州,據說是“性忽改!,“跡類瘋迷”,觸怒弘歷,自己又剪了頭發,弘歷更加怒惱,命額駙福隆安扈從由水路先程回京,次年七月病故。此時弘歷正在木蘭行圍,消息傳至圍場,弘歷只打發她的親生子永璂回京奔喪,并命“喪儀止可照皇貴妃例行”。從此弘歷再也沒有冊立皇后。以后,凡是臣下上疏請立正宮,都引起他的震怒。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山西高平縣人嚴譜,私擬奏折,請立正富,投大學士舒赫德請為代奏。弘歷一怒之下將嚴譜處斬。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弘歷東巡,有錦縣生員金從善上言建儲立后,并請弘歷為烏喇那拉氏之死下詔罪己。弘歷說:“那拉氏……自獲過斌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發,而競悍然不顧,……朕處此仁至義盡,有何罪當自責乎?朕春秋六十有八,豈有復冊中官之理?”金從善也被處斬。

        直到乾隆六十年,皇十五子颙琰立為皇太子,弘歷將他的生母令皇貴妃魏佳氏冊贈孝儀皇后。這時,魏佳氏已死去20年了。

        在弘歷眾多的妃嬪中,值得一提的是,傳說有一位妃子遍體生香,被稱為“香妃”,原系回部某王妃,入宮后因矢節不從,被皇太后賜死,后將遺體運回新疆安葬,這則傳奇性故事并非事實。據史籍記載,弘歷確有一位妃子,是新疆回部臺吉和扎麥之女,世居葉爾羌,其族為和卓,故稱為和卓氏亦稱霍卓氏。初入宮號貴人,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冊封為容嬪,后升為容妃,是弘歷一生冊封的18位有名位的后妃中最后一位。她信奉伊斯蘭教,在宮中平時穿回部服裝,宮中專設回回廚師,弘歷也按照她的習俗賞賜食品。她在宮中生活28年,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去世時55歲,葬于清東陵裕妃園寢。至于她是否遍體生香,則無法考證了。

        弘歷有子17人,長至成年的有10人。他十分注意對皇子的教育,要求皇子讀書定要“講求大義”,“有裨于立身行己”,反對“尋章摘句”,尤其反對 “唱酬題贈”。他認為,“善詞章,工書法,不過儒生一藝之長”;“皇子誕育皇家,更應當崇尚本務,國語騎射,尤當勤加肄習,方是正道!币淮,他見到十五阿哥颙琰所執折扇有詩畫題句,落款為“兄鏡泉”,系十一阿哥成親王永瑆所書,隨即在乾清宮召見大學士、軍機大臣和諸皇子予以申斥,認為這種詩畫題詠是受漢文師傅影響的書生習氣,“以別號為美稱,鄙俗可憎”,如不知省改,相習成風,“其流弊必至令羽林侍衛等官咸以脫劍學書為風雅,關系國運人心!彼藢⑦@一番話錄出貼在尚書房,使皇子們知所警惕。還有一次,他發現八阿哥永璇私自離開圓明園尚書房入城,將八阿哥及其師傅、諳達斥責一通。

        乾隆一朝,沒有發生皇子之間爭權奪勢,但弘歷要求皇子們“習騎射,嫻國語”,除了26歲時死去的皇五子永琪

    能夠遵行外,其余都收效甚微。相反,當時滿族大量地吸收漢族文化,已成為滿漢文化融合的普遍風氣,皇子和八旗王公貴族在朝廷內外居于特殊的地位,更受到深刻的影響。弘歷的皇子們也多以文事見長;仕淖佑缐A,善畫墨筆荷花,被譽為“深得水佩、風裳之意”;柿佑劳醭,喜畫花卉,古淡蒼逸,被譽為“兼有少谷、沱水之勝”;拾俗佑黎瘯ㄚw孟順,道麗可親,也能作平遠山水。第十一子永瑆,幼工書,臨摹厝宋各家,均造極詣;兼善篆隸,書法自成一家,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只字,視若珍寶,與鐵保滿洲正黃旗人,曾任纂修“八旗通志》總裁,書法為八旗第一、翁方綱、劉鏞并稱四大家。這是弘歷始料所未及的。

        弘歷生有10個女兒,其中5個早殤,其他5位皇女: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下嫁色布騰巴爾珠爾,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下嫁福隆安,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下嫁拉旺多爾濟,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下嫁札蘭泰,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坤之子豐紳殷德。

        在這5位皇女中,弘歷最喜歡的是最小的女兒、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她母親是悖妃汪氏,滿洲正白旗人,是弘歷冊封的后妃中的第17位。悖妃被選入宮時只有18歲。乾隆四十年正月生下皇十女時,弘歷已經65歲了。悖妃曾在暴怒之下打死一個宮中婢女,弘歷將她降封為嬪,并要她拿出100兩銀子撫慰死者家屬。后因弘歷寵愛皇十女,又恢復她的妃位;适嗝差H似弘歷,弘歷說:“汝若為皇子,朕必立儲也!13歲時,破格封為“固倫公主”。按清代。體制,皇后所生之女才能封為“固倫公主”,品位與親王相同;妃嬪所生之女,至多可封為“和碩公主”,品位與郡王相等她自幼喜歡穿男式衣冠,常跟隨弘歷外出游玩;弘歷行圍打獵,特地命人為她制作小型弓箭、撤袋、馬鞍。六歲時,弘歷將她指婚給寵臣和坤的長子豐紳殷德。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下嫁,弘歷除賞賜珠寶玉器、綾羅綢緞外,還賜給不少莊田和奴仆。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寵愛之隆,樁奩之侈,十倍于前駙馬福隆安時。自過婚翌日,輦送器玩于主第者,慨論其值,殆過數百萬金!逝跉w,特賜帑銀30萬。大官之手奉如意珠貝,拜辭于皇女轎前者,無慮千百,雖以首閣老阿桂之年老位尊,亦復不免云!焙霘v死后,和坤事發,論死。和孝公主曾進宮向嘉慶帝為豐紳殷德求情,因此未被株連。豐紳殷德從和坤被籍沒后,意氣消沉,“中年慕道,與方士輩講養生之術,自號‘天爵道人’”,只活了36歲就死了。嘉慶、道光兩朝對和孝公主一直恩禮有加。

        近年來有傳說弘歷曾有一女下嫁給曲阜孔府,于史無征,不足為信。

    傳位、辭世和身后余波

        弘歷晚年對自己的功業和享國之久非常志得意滿。他說:“自漢以來,帝王登古稀者惟漢武帝、梁武帝、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六帝之中,惟梁武帝、宋高宗、元世祖年登八十。而三帝之中,惟元世祖可稱賢主,然亦未能如余之五代一堂”。他自夸“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無與倫比。但是,皇位繼承問題畢竟是封建君主時縈腦際的一樁心事,他不得不考慮誰來接替帝位。

        早在弘歷即位之初,他曾多次焚香告天:“若蒙吳蒼垂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圣祖康熙紀元

    六十一年之數!边@番話也多次見諸上諭。乾隆元年七月,他遵照雍正帝密建儲位之法,將孝賢皇后富察氏所生第二子、七歲的永璉的名字書于密匣,藏在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額之后,立為皇太子。兩年以后,永璉猝患寒疾去世。孝賢皇后又生下皇七子永琮,弘歷以“出自正嫡,聰穎殊!,默定他日后繼承大統。不幸永琮兩歲時出痘死去。弘歷十分悲痛,慨嘆“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紹承大統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接著,乾隆十五年三月,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所生皇長子永璜也病死。弘歷立嫡立長的愿望都沒有實現。這時,他正當盛年,身體健康,又鑒于圣祖康熙末年因皇位繼承引起的紛爭,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考慮立儲之事。直到乾隆三十八年,他才決定在僅存的四位皇子中選定皇十五子颙琰為嗣子,鄭重其事地祭告蒼天,又到盛京祖陵禱祝。建儲的大事既定,隨即在紫禁城東北修建皇極殿、寧壽官、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等一組建筑,準備自己年老退位后居住。

        乾隆六十年九月,他85歲了,恪守自己以往的誓言,下詔冊立頤琰為皇太子,于次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這一天,弘歷率領顳琰和王公大臣到堂子、奉先殿、壽皇殿行禮畢,升太和殿寶座,親自將傳國玉璽授予嗣皇帝。颙琰跪受,頒詔宣示中外,改元嘉慶。

        弘歷退為太上皇帝后,并沒有頤養南宮,優游無為,仍居住在養心殿,命宮中時憲書仍用乾隆年號,繼續用起居注官撰寫太上皇起居注,批閱奏章也一如既往。他自稱“歸政后,凡遇軍國大事,即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敕 體健,躬親指教!彼没实壑荒堋俺瘩鲇栔I,隨同學習”。每逢謁祖陵、祈雨、賜宴、在紫光閣閱覘武舉騎射或是到熱河行宮避暑,順琰只是隨侍在側。每屆朔望,颙琰還要去朝見太上皇。

        弘歷當了三年太上皇。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病死于養心殿,終年89歲。他臨終前面諭。。萬年以后,當以稱‘宗’為是”,嘉慶帝上廟號稱“高宗”。同年九月葬于河北遵化馬蘭峪裕陵。

        弘歷登極的第七年便開始為自己營造陵墓,起初打算和他父親雍正帝的陵墓在一起,定在河北易縣西永寧山下的西陵,選好了穴位。后來為使東、西兩陵“香火并續”,又改選了東陵。建陵之際,正值清王朝國力鼎盛,府庫豐盈,整個工程耗銀200余萬兩。其中地官規模浩大,僅用在漢白玉雕刻上就達八萬個工。裕陵地宮是九券四門無梁柱的拱券式石結構建筑,券頂和四壁雕刻著四大金剛、五方佛、五欲供。內壁上刻有三萬多字的梵文和番文經咒。地宮四道石門的八扇門上各雕刻一尊一米半高的菩薩立像;第一道門洞券里,東西兩壁雕刻著四大天王座像。這些雕像刻工精細,嚴密得體,整個地官宛如一座輝煌富麗、工藝卓絕的雕刻藝術寶庫。地官最后的堂券,即主要的墓室,正中寶床上停放弘歷的金棺,東側為兩位皇后孝賢皇后和嘉慶帝的母親孝儀皇后的棺柩,兩側為三位皇貴妃的棺柩。1928年,軍閥孫殿英動用工兵炸開裕陵石門,進入地宮,毀壞棺木,揚棄尸骨,盜走了全部隨葬的珍寶。同時被盜的還有慈禧的陵墓。這便是轟動一時的“東陵盜寶案”。

    上一篇:美食步步高升排骨的做法

    下一篇:旻寧是清朝哪個皇帝?是道光皇帝嗎

    更多關于 弘歷是哪個皇帝?是清代乾隆皇帝 的信息
    民間藝術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藝步驟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

    福州脫胎漆器以輕巧、精美而聞名,因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綢..
    白與黑的藝術:烏銅走銀手工藝

    白與黑的藝術: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銅走銀是云南一種獨特的銅制純手工工..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畫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

    “炕圍畫”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寧武、忻州原平、代縣的炕..
    民間藝術縮骨功

    民間藝術縮骨功

    縮骨功,也叫縮骨術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這就是縮骨功。卸..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技藝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宮廷鳥籠..
    風箏魏

    風箏魏

    風箏是民間傳統手工藝術,而風箏魏就是過去老手藝人的一個品..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特點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

    明代漆工藝的活躍與明王室對漆器的推崇與重視有著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