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藏歷代書畫展于2016年9月6日即將在故宮武英殿開展,“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三輪第二期)將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書畫館開幕,甭次展期50天,至10月26日結束。 此次展覽是“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系列展的最后一期。
“故宮藏歷代書畫展“自2008年起在武英殿開幕,7年來,該系列展覽以中國美術史的脈絡來展示院藏古代書畫,所選藏品均為我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將眾多深藏宮中難得一見的書畫國寶展示給了廣大觀眾。
“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精品賞析
《行書雨后帖頁》(宋摹本) 晉 王羲之
《雨后帖》頁,晉,傳晉王羲之書!队旰筇穫鳛橥豸酥鶗囊煌ㄐ旁,所談之事不可考,書字不夠規范,個別字難于辨認。此帖最早見于清代安岐《墨緣匯觀》:“雨后帖,草書,紙本,唐模,有‘世南’墨印!苯駥<诣b定認為此帖并非王羲之親書原跡,依據有三:一是此帖上清代以前的鈐印中除“紹興”外皆不真。書法確有沉雄古雅之氣,但與《姨母》、《喪亂》諸帖和《蘭亭序》對比相去甚遠。二是從用紙分析,紙為深褐色帶有細橫簾紋的竹紙。而竹紙在晉代是沒有的,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九曾云:“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無有也!比菚x代的書寫工具是實心筆,行筆時筆毫開叉而經常出現賊毫,然《雨后帖》則用兼毫筆,筆畫既軟又肥,字距之間筆勢連帶而出現牽絲,無一筆賊毫出現,因此不應為晉時所書。
《張好好詩卷》(局部) 唐 杜牧
《張好好詩》卷,唐,杜牧書。此卷是唐代詩人、書法家的僅存墨跡,也是稀見的唐代名人書法作品之一。張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顏嬌美,才華出眾。杜牧的這首五言長詩,就是為她而作。詩中描寫了作為少年歌妓的張好好始得高官沈傳師寵遇,終因沈的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對她的無限同情,是杜牧詩作名篇。詩載杜牧《樊川集》中,墨跡的末二句,因傷殘缺“灑盡滿”、“一書”五字,然不傷書詩的整體精神。
《蘇軾行書新歲展慶、人來得書帖合卷》 北宋
《新歲展慶、人來得書帖》合卷,北宋,蘇軾書。此二帖均是蘇軾寫給陳慥(季常)的書札,《新歲展慶帖》是相約陳慥與公擇(李常)同于上元時在黃州相會之事;《人來得書帖》是為陳慥的哥哥伯誠之死而慰問陳慥所作!缎職q展慶》、《人來得書》二帖下筆自然流暢,勁媚秀逸,筆筆交代分明,精心用意。雖為書札,卻寫得非常精致,字的入筆、收筆、牽連交代分明,是蘇軾由早年書步入中年書的佳作。
《溪橋策杖圖軸》 明 文徵明
《溪橋策杖圖》軸,明,文徵明繪。畫中描繪古木森郁,山谷幽靜,溪上水波不興,一人佇立橋頭,策杖觀流。作品明顯地帶有取法“元四大家”中倪瓚、吳鎮的痕跡,作者很好地將倪瓚細筆疏皴的山石和吳鎮粗筆濃墨的樹木結合在一起,用筆沉穩雄健,韻致醇厚,加上近景的細致刻畫和遠景的虛化表現,突出了文人優游山林、怡然自得的精神狀態。
《高逸圖軸》 明 董其昌
《高逸圖》軸,明,董其昌作。董其昌此圖采用了倪瓚典型的筆墨技法,湖濱兩岸的淺坡及山丘皆以干筆淡墨施以折帶皴,行筆以側鋒為主,筆墨蒼逸,極好地表達出倪畫中蕭散簡遠的意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晚年身歷劫亂后的蒼涼心緒。但作者又非簡單地仿古,近岸數株盤屈虬結的古木就充分體現了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
《西郊尋梅圖軸》 清 禹之鼎
《西郊尋梅圖》軸,清,禹之鼎繪。此圖根據南宋詩人陸游《西郊尋梅》詩意而作,畫中之人便是款題中所說的“履中先生”——滿洲鑲白旗人達禮,其父鄂海曾任湖廣、川陜總督。畫面上白雪皚皚,梅花盛開,景致清曠,達禮頭戴幘巾,身著紅袍,立于板橋之上,侍從牽馬相隨,表現出主人公對梅花的欣賞和喜愛。
《漢宮秋月圖軸》 清 袁耀
《漢宮秋月圖》軸,清,袁耀繪。袁江和袁耀父子的繪畫藝術,從題材到繪畫風格完全一脈相承!皾h宮秋月”是袁氏父子經常畫的一個題材,內容以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為背景。袁耀曾多次選此題材,其主要興趣在于描繪華美的宮殿建筑。此幅中殿宇宮門緊閉,月光似水,將庭院籠罩在一片蒼茫的夜色中,淡淡的凄涼情調正符合王昭君即將遠離故鄉和親人的離愁別緒,這使得原本精工華麗的樓閣也帶上了一絲哀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