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無論是身世、經歷、還是藝術都是就有傳奇。李叔同大師一生中有三個女人,一個是紅塵女子名伶楊翠喜,一位是結發妻子,一位是日本留學結識的日本女子誠子。
紅塵女子名伶楊翠喜
李叔同,早在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已經情竇初開了。那時他暗戀的對象是個叫楊翠喜的坤伶。楊翠喜本姓陳,幼年時家貧,被賣給了一個楊姓樂師,從師習藝,十四五歲就出落得花容月貌,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一經登臺獻藝,立刻博得了滿堂彩。楊翠喜每晚在天津福仙戲樓唱戲,《梵王宮》、《紅梅閣》都是她的拿手劇目。楊翠喜剛剛嶄露頭角,李叔同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福仙戲院給楊翠喜捧場。楊翠喜在舞臺上美目流盼,笑靨如花,歌喉婉轉,臺下的李叔同看得目不轉睛,聽得如醉如癡。戲院散場后,李叔同經常提著燈籠,送楊翠喜回家,一路上有說有笑,兩顆年輕的心越來越近。李叔同曾經送給楊翠喜兩首《菩薩蠻》,詞中充滿了柔情蜜意:
其一: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額發翠云鋪,眉彎淡欲無。夕陽微雨后,葉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其二:晚風無力垂楊嫩,目光忘卻游絲綠;酒醒月痕底, 江南杜宇啼。癡魂銷一捻,愿化穿花蝶;簾外隔花蔭,朝朝香夢沾。
然而,李叔同的初戀不久就終結了。因為楊翠喜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京城的高官巨賈來到天津,都會去福仙戲院一睹名伶的風采 ,其中就包括慶親王奕劻和他的兒子載振 。天津的地方官員段芝貴得知位高權重的慶親王也對楊翠喜感興趣,這個袁世凱手下的紅人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于是,段芝貴毫不猶豫地花重金把楊翠喜從福仙戲院里贖出來,親自護送到北京,把楊翠喜親手送到慶親王父子的府上。李叔同得知自己傾心的女子被當作禮物送入了豪門,傷心欲絕,終日以淚洗面。
結發妻子俞氏
俞氏是一個殷實的茶商的女兒,1897年,虛歲18歲的李叔同和俞氏結了婚。俞氏比李叔同大兩歲,身材適中,眉目端正,通情達理。在李叔同生活的年代,富貴人家的公子往往會娶個比自己大的老婆,因為舊時男子的結婚年齡比較早,妻子年齡略大一些,可以更好地照顧丈夫的生活,反正身為富家子弟,以后還可以納妾。但是,對感情非常執著的李叔同堅決反對家人包辦自己的婚事,對于賢惠溫婉的俞氏毫無感覺。李叔同喜歡楊翠喜,是因為楊翠喜有著出眾的表演才華,一顰一笑動人心魄;而俞氏身上毫無藝術氣息可言,怎么會讓李叔同這樣的風流才子動心?然而,胳膊畢竟扭不過大腿。母親和大哥輪番上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大哥甚至許諾,只要李叔同同意結婚,就可以從家族分得三十萬大洋的財產,另立門戶。自從李筱樓去世以后,李叔同母子倆的生活過得并不舒心,在講究長幼尊卑的大家庭里總覺得壓抑,母親早就想出去單過了。
結婚后的第二年,由于李叔同刻了一枚“南?稻俏釒煛钡挠≌,公開表示對康有為、梁啟超維新變法的支持,讓一些守舊的當政者頗為惱火,因此,李叔同干脆帶著母親和家眷把家遷到了上海。
李叔同的第三個女人:日本女子誠子
在日本留學六年,唯獨一位日本女子走進他心里的日本女子是誠子。兩人因為繪畫相識,不久結發為夫妻,1911年4月,李叔同學成攜妻回國。一次,李叔同在公園里寫生。正當他在畫板上涂涂抹抹時,忽然瞥見不遠處的長椅上坐著一位年輕的姑娘。李叔同渾身一震,在這個姑娘身上,他依稀看到了楊翠喜的影子,但是,她比楊翠喜更加清麗脫俗,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的維納斯一般。李叔同鬼使神差地走了過去,自我介紹之后,有些忐忑地詢問姑娘能不能做他的繪畫模特。姑娘上下打量了李叔同一番,眼前的小伙子身材頎長,氣質優雅,身著休閑西裝,足蹬一雙錚亮的皮鞋。姑娘對這位年輕人頓生好感,微笑著點點頭,李叔同立即興奮地支好畫架,為姑娘畫起像來。畫完畫之后,兩個年輕人很自然地聊了起來,越聊越投機。李叔同得知姑娘名叫春山淑子,是上野衛生學校的一個學生;而淑子也驚訝地得知,這個說著一口流利日語的青年原來是個中國留學生。
從此以后,李叔同和春山淑子自然而然地交往起來,淑子經常給李叔同當繪畫模特,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個才華橫溢的中國青年,而李叔同也對淑子產生了初戀一般濃烈的愛慕之情。李叔同沒有隱瞞自己已經結婚了的事實,但淑子并不在意,依然死心塌地地和李叔同在一起。然而,淑子的家人堅決反對淑子和李叔同交往,因為李叔同只是個留學生,又是從貧窮落后的中國來的,而當時有一位富有的銀行家正在追求淑子,家里人當然希望淑子能嫁給銀行家。春山淑子是個外表柔弱而內心倔強的姑娘,為了和李叔同在一起,她甚至跟家里斷絕了關系。不久,李叔同和春山淑子舉辦了一個簡單的結婚儀式,淑子成了李叔同的第二位妻子。雖然當時并沒有重婚罪一說,但李叔同在內心深處,還是對遠在家鄉的俞氏有一種深深的愧疚。
1910年,李叔同從東京美術學院學成回國,春山淑子義無返顧地跟隨李叔同來到中國。李叔同并沒有把淑子帶回天津,而是在上海租了一棟小洋房,讓淑子安頓下來。在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學校做了不到一年主任教員之后,李叔同終于來到了上海和淑子團聚。他先后在上海城東女學任音樂教員,在《太平洋報》任文藝編輯,兼管副刊及廣告。1912年10月,《太平洋報》?,李叔同被迫離開上海,應聘至浙江兩級師范學校,任音樂圖畫教師。春山淑子依然留在上海,每到節假日,李叔同都會從杭州趕回上海與淑子相聚。
1916年,夏丏尊躲到涼亭里吃茶,一句“像我們這種人,出家當和尚倒是挺好的”徹底擊中李叔同。他去虎跑寺斷食20天。晨鐘暮鼓,青燈佛卷,遠離浮華塵囂,靈魂漂浮四十年,李叔同大師似乎找到最終歸宿,皈依佛門成為弘一法師。對于他的妻子誠子,李叔同大師只有一封書信作為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