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現在越來受到國家和老百姓的重視和關注了,國家分三批推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中國民俗的保護,是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和文化。
廣州有廣州民俗博物館、西關民俗館、白云區民俗文化博物館和濱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館四個民俗類博物館。但是很少有人去觀看,有人說民俗博物館交通不方便,配套設施不完善,發展遭遇瓶頸;有人說民俗展品少,過于陳舊,沒有文字圖解,可了解下少,F在廣州民俗博物館只能靠政府財政資金維持現狀。
廣州民俗博物館是廣州唯一一個市級民俗館,依托資政大夫祠掛牌。資政大夫祠建筑群是廣州地區目前發現的建筑規模最大的祠堂,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至今已有140多年歷史,比陳家祠還要早27年。
西關民俗館坐落于荔灣區西關大屋建筑群中,主體展區由一間典型西關大屋改建而成。白云區民俗文化博物館位于白云區均禾墟歷史街區內,以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和大押為依托建立。濱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館是由街道主辦的民俗館,位于珠江邊,通過實物、圖片和文字展示廣州水上居民的歷史文化。
民俗博物館是以展現民眾傳統時期和現代的日常生活為內容的專題類博物館。是有很多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如果合理開發和推廣是很受居民喜愛的,不是沒有發展前景的,定期進行婚禮等民俗活動的現場表演,并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文化。此外,還應在博物館中開辟體驗專區,讓游客,特別是青少年體驗傳統的民俗文化。
這樣讓更多喜歡民俗的老百姓參與到民俗中來,不但了解了民俗,還能讓人記住民俗的重要性和民俗文化的魅力。
民俗博物館的發展前景
來源:樣子收藏網 瀏覽 2706 次
上一篇:中國文化遺產日主辦城市和口號
下一篇:中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更多關于 民俗博物館的發展前景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