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上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制作和使用漆器。殷商時期漆器,其制作工藝水平在穩步發展,用途也在慢慢擴大,而且漆器的造型、紋飾深受青銅文化的影響。器型有長方形盒、圓盒、盤、觚、缽等;花紋有饕餮紋、雷紋、夔紋、蕉葉紋,漆色為紅、黑二色,一般以朱漆為地,用黑漆涂成花紋。有些器物的花紋上還嵌有磨制成圓形、方形、三角形的嫩綠色松石,還有一些器物的表面貼有金箔。與商代漆器相比,西周漆器的造型更為豐富,制作工藝更為復雜;在廣泛采用鑲嵌技藝之后,鑲嵌材料以加工過的綠松石和蚌片為主。春秋時期,漆器走向了制作工藝的成熟期。漆器圖案基本完整,既有構圖嚴謹的幾何圖案,又有寫實風格的鳥獸、房屋、人物等新的裝飾紋樣,彩繪技巧高超,內容豐富。
先秦漆器
夏代之后,漆器品種漸多,在戰國時期,漆器業獨領風騷,形成長達五
個世紀的空前繁榮。據記載,莊子年輕時曾經做過管理漆業的小官。戰國時漆器生產規模已經很大,被國家列入重要的經濟收入,并設專人管理。漆器生產工序復雜,耗工耗時,漆器品種又特別繁多,不僅用于裝飾家具,器皿,文具和藝術品,而且還應用于樂器,喪葬用具,兵器等。這時的漆器很昂貴,但新興的諸侯不再熱衷于青銅器,而把興趣轉向光亮潔凈、易洗,體輕、隔熱、耐腐、嵌飾彩繪五光十色的漆器,于是,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銅器。這一時期,漆器一般髹朱飾黑,或髹黑飾朱,以優美的圖案在器物表面構成一個綺麗的彩色世界。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為精彩的,而且品類全,器型大,風格古樸,這些精美的漆器體現了楚文化的神韻。
漢代漆器
漢代漆器也是以黑紅為主色。漢代是漆器的鼎盛時期,漆器的品種又增加了盒、盤、匣案、耳環、碟碗、筐、箱、尺、唾壺、面罩、棋盤、凳子、危、幾等,同時,還開創了新的工藝技法,如多彩、針刻、銅扣、貼金片、玳瑁片、鑲嵌、堆漆等多種裝飾手法。
漆器圖案根據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簡練的線條或繁縟復雜的構圖表現,增強人或動物的動感與力度。黑紅互置的色彩產生光亮、優美的特殊效果。在紅與黑交織的畫面上,形成富有音樂感的瑰麗多彩的藝術風格,展現了一個人神共在,琦瑋譎詭、流動飛揚、變幻神奇的神話般的世界。
唐代漆器
唐代漆器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紋的堆漆;有用貝殼裁切成物象,上施線雕,在漆面上鑲嵌成紋的螺鈿器;有用金、銀花片鑲嵌而成的金銀平脫器。工藝超越前代,鏤刻鏨鑿,精妙絕倫,與漆工藝相結合,成為代表唐代風格的一種工藝品,剔紅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現。
夾苧造像是南北朝以來脫胎技法的繼承和發展。首先以粘土制胚,外用苧麻布粘裹,敦煌莫高窟的干漆夾苧佛像造價高,費時長,因為數目少而珍貴。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敦煌干漆夾苧佛像流傳于美國大英博物館,
在和闐出土的佛教殘像中,有陶像,也有少數木雕像和類似夾苧漆像的作品。在泥塑和陶制像中,除了佛、菩薩像多少帶有“犍陀羅”的作風以外,還有很多天王、武士和各種形象的供養人造像,也多是由雕塑作者就地取材,是從當地現實生活中攝取的各種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形象。
從南疆和闐出土的木雕像中,有一軀殘損的天王像,其鎧甲裝束,多為中原形式,但神態面貌,卻是當地人物為藍本。另一片木雕像,分為三層,形象多赤裸勁直,幾純屬印度式。最下層右側,雕了兩個男供養人,則又是中原當時的衣冠。還有一殘斷的佛手,用苧麻布貼成,表面涂以粉彩,很類似中國夾苧漆像的做法。從這只佛手上使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新疆佛教雕塑藝術的現實性。這只手的肌肉關節,都表現得非常圓軟,好像在皮層內飽含著流動的血液。
元代雕漆
元代雕漆在唐宋雕漆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形成名家輩出的局面,張成、楊茂、張敏德均為技藝高超的制漆巨匠,浙江嘉興為雕漆的制作中心。元代的雕漆作品既有出土的,也有傳世的,國內收藏的元代雕漆數量極為有限,有相當一部分流失到了海外。元代雕漆共有剔紅、剔黑和剔犀3個品種,其中以剔紅為最多;形制有圓盒、長方盒、圓盤、八方盤、葵瓣盤、樽等,以盤、盒居多;裝飾圖案有花卉、山水、人物和花鳥等。以花卉為題材的作品,均以黃色素漆為地,其上直接雕刻花卉,一般是在盤內正中雕刻一朵碩大的花朵,四周綴以小花朵及含苞欲放的花蕾,主次分明,層次清晰。以山水為題材的作品,一般刻有3種不同形式的錦紋,以突出自然界的不同景物,天空以窄而細長的單線刻畫,類似并聯的回紋,猶如碧藍的天空點綴著朵朵白云;水紋由流暢彎曲的線條組成,似流動不息的滾滾波浪;陸地由方格或斜方格作輪廓,格內刻八瓣形小花朵,似繁花遍地。這3種錦紋又分別簡稱為天錦、地錦、水錦,在不同的空間背景下,雕刻出樓閣、人物,以表現灑脫、超凡的文人士大夫形象為主。
明代宣德漆器的主要特征
一、明代宣德漆器在造型上,宣德時期的漆器造型與永樂時期基本相同,也是以盤、盒為主,盒既有蔗段式,也有蒸餅式,盤則有圓形、方形、荷葉形和橢圓形。不同的是宣德時期出現了器型大而端莊的捧盒,如剔彩檎雙鸝大捧盒、剔紅九龍大捧盒等。
二、明代宣德漆器在品種上,宣德漆器除剔紅、填漆外,還出現了剔彩和戧金彩漆兩個重要的品種。
三、明代宣德漆器在落款方式上,永樂為針劃行書款,而宣德則改為刀刻填金楷書款。宣德款的署款位置也不像永樂款那樣相對固定,而是有的在器底內緣左側,有的在器底正中,有的在器底正上方,也有的在器物表面邊緣,正如有人總結的那樣“宣德款遍器身”。宣德款的字體為官方常用書體,明代稱為“臺閣體”,清代稱為“館閣體”,字體端正規矩,筆道粗細一致,其中“德”字的“心”上無一橫為其明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