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是我國古代一座重要的青瓷窯廠,而龍泉青瓷作為一類頗具特色的青瓷器,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關于龍泉窯及其產品的地位,根據以往在文獻中的記載可知,龍泉窯在北宋時期就與官方產生了聯系。
處州龍泉縣多佳樹,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供,蓋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樣須索,益加工巧。
——《雞肋編》卷上
南宋時期,龍泉青瓷是宮廷用瓷的主要產地之一,這不僅包括一般民窯場燒造的瓷器,也包括仿官窯釉色的黑胎龍泉青瓷。
元代,龍泉青瓷窯場已成為皇家用瓷的四大產地之一。
自2006年以來,隨著對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的發掘,從考古的角度證實了龍泉窯在明代仍與官方存在密切關系。出土的洪武、永樂時期的瓷器,和清宮舊藏的洪武永樂官窯器相同,表明了至少在那一時期龍泉窯會為皇宮燒制瓷器。
時至明成化以后,龍泉窯逐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景德鎮此時已經成為了專為宮廷燒制瓷器唯一的窯場。
自明初于景德鎮設立御器廠起,其在與官方的聯系上相比龍泉窯已經不在同一級別。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景德鎮官窯瓷器的地位與價值自然遠勝過龍泉青瓷。
從2002年景德鎮御窯遺址發掘起,就出土有景德鎮仿龍泉青瓷。在2014年的發掘中又見有一批這類器物。器物年代集中于明代早期,即從永樂、宣德到正統時期。通過觀察出土器物不難發現,至少在明永樂時期,景德鎮燒造與龍泉青瓷相似度極高的仿龍泉青瓷的現象已經非常明顯。至宣德時期延續了這一做法,并于正統時期已經達到了非常好的仿燒效果,以致在墊燒方式上都有所仿效。
景德鎮窯址的青釉瓷器,無論在釉色上,還是在裝燒工藝上都是與大家熟知的龍泉青瓷類同。尤其是外底刮釉托燒的小碟,如果不是批量出自景德鎮御窯遺址,我們很難能認出它們不是浙江龍泉窯場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