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縣熱水鄉的血渭草場上有一條察汗烏蘇河,這條河把血渭草場分成南北兩部分,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隊在察汗烏蘇河南北兩岸發現了一個龐大的唐代吐蕃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從那時起開始。
都蘭唐代吐蕃貴族墓葬群級別很高,是吐蕃古墓中最驚人的發現,它也是所有古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墓葬,墓葬的考古發現對研究吐蕃文明史、古代東西方商貿、文化交流均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令人震撼的“血渭一號大墓”考古
“血渭一號大墓”在血渭草場察汗烏蘇河北岸,大墓依山傍水,有高原“金字塔”之稱。東西兩面各有山巒向墓旁延伸,兩山交匯處有一巨石,形似鳥首,兩面的大山渾似鳥翼展開,正面眺望,猶如一只展翅雄鷹,以雙翅護墓。大墓透出一種神秘深邃的氣氛。
大墓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高約30米,系人工筑成的小山包,墓室之上棚蓋巨大柏樹圓木10多層,大墓南側有殉馬坑5條,出土殉馬骨骼87具;另有殉?、殉犬坑多處。出土的文物有:
織錦襪、皮靴、金銀器、漆器、陶器、木碗、木碟、木鳥獸、羅馬金幣、波斯銀幣和一批綿、綾、絹、緙、絲等絲綢織品。其中有一件織有波斯薩珊王朝所使用的婆羅文體“偉大的光榮的王中之王……”字體的織錦,據考證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一件,被確證為8世紀波斯錦。是稀世珍品。
熱水一號大墓(東經36°10′67〃,北緯98°17′19〃,海拔3436.62 m),北依血渭山腳,南臨察汗烏蘇河。墓葬封土平面和立面均為梯形,疊壓在下層自然山體形成的梯形平臺之上。其北部與自然山巖相連,南部凸出山外,南寬北窄,封土南北長58米,南面寬65米,北面寬55米,高12米;下層平臺南面寬160米,北面最窄60米,從上層封堆頂部到南面地平面高達35米。封土由黃土、灰沙石、礫石、巨石等堆積而成,底部由三層石砌圍墻構成,每層高約1米,寬約3米,其上是泥石夯層,以及砂石夯層、夯土層等。從上到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層平鋪的穿木,環繞封土四周整齊排列。從封土頂向下4.5米深處有一座長方形的動物殉葬坑(5.80×4.80×2.25米),四周用石塊圍砌,墓口上鋪大柏木數根,其內埋葬有牛、羊、狗、鹿、馬等70余個動物個體。墓室位于封土下11.5米深處,位于封土中心,建在下層的梯形平臺之上,平面呈十字形,東西長21米,南北長18.5米,由墓道、墓門、回廊、東室、西室、中室和南室組成。墓道向北,為長方形豎穴式,有封石、照壁和蓋木。中室為木槨室,其他各室均為石室。從考古發掘來看,此墓早期被盜并經火焚。中室出土大量絲織物殘片,除用于衣飾外,多見用于幡上加有邊飾的殘片;東室內有大量牛、羊、馬骨和木制食器;西室內除了殘木件外,發現有大量小麥粒;南室內以木殘件居多,各室均未見人骨。
大墓南面平地上有排列規則的動物殉葬遺跡。5條殉葬溝居中,東西向橫列,殉完整的馬87匹。其東西兩側共有27個圓形殉葬坑,13座殉牛頭、牛蹄,8座殉完整的狗,另有巨石以及砸碎的鍍金銀器殘片。整個分布范圍長約30米,寬50余米。
熱水一號大墓的形制結構、附屬遺跡以及整個熱水墓群的空間分布,都與西藏地區的吐蕃墓葬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例如封土的結構為土石混筑,插有雜木,基礎為梯形石砌圍墻;墓前有動物殉葬坑,殉葬坑的形狀、位置、排列方式以及殉葬動物也基本上相同;墓側有建筑遺跡;從墓地的空間布局來看,墓地均以一座大型墓為中心,周圍分布中、小型墓葬,大墓建于墓地中的最高位置,中小型墓葬排列在其周圍稍低的地方。其中一些顯著特征在漢文文獻記載中也有所反映。
熱水一號大墓除了在文化面貌上表現出與西藏地區吐蕃墓的高度一致性,在墓葬的規模和級別上也與瓊結吐蕃王陵和其它吐蕃高級貴族墓葬相互參照。表一和表二分別將熱水一號大墓的形制和規格與同時期的吐蕃王陵以及部分可以初步推測身份的吐蕃高級貴族墓地進行了比較,包括列山M2,吉堆M1,都蘭99DRNM1和99DRNM3。從圖表中羅列的數據可以看出,如果將熱水一號大墓的下層平臺包括在內,其規模與同時期吐蕃王陵相當;如果僅從上層的封土來看,則與其他地區如列山墓地的最大型墓葬接近。這可能暗示了一種介于吐蕃王陵和最高級貴族之間的一種社會等級。此外,其殉葬動物的數量也能大致反映出墓主人的社會地位,據敦煌古藏文文書P. T. 1287《贊普傳記》的記載,松贊干布與韋氏一族兄子七人盟誓,松贊干布發誓云:
“義策忠貞不二,你死后,我為你營葬,殺馬百匹以行糧,……”,這里“殺馬百匹”雖極言其多,但也可以看出韋氏作為蘇毗豪族首領的殉牲標準。
熱水一號大墓殉完整的馬87匹,又有大量其他動物骨殖,基本與這一規格相符。其墓室也是迄今為止所發掘的吐蕃墓葬中面積最大、結構最復雜的,出土物也最為豐富。這些特征都表明熱水一號大墓應屬于整個青海地區規格最高的一座吐蕃墓葬。
根據對青藏高原吐蕃時期大中型墓葬的觀察,其主要存在兩種不同的類型:
其一為地表起封堆,在封土堆正中建墓室,墓室建于地表上或者略低于地表,該種封堆平面多為方形;
另一種為地表起封堆,在封土正中向下深挖成豎穴,再修建墓室,封堆有方形和圓形。
熱水一號大墓應該屬于前者,其封土所在的下層平臺應該是經過修整的自然山體,而真正的墓葬是在上層封土范圍之內。這種墓葬的選址和修建情況,在瓊結藏王陵中也有相同的例子。藏王陵西陵區的5號和6號墓葬,就是建于經過修整的自然山體之上,其中5號墓下方山體修整痕跡甚為明顯,沿著山體四周和表面,有人工修建石墻圍護和加固,對墓葬平臺形成保護墻。根據藏文文獻中諸王陵相對位置的勘定,該陵應該屬于都松芒波杰(676-704)之陵,而“陵墓有圍墻環繞,據說是霍爾人(Hor)所筑” ,也與實際情況相符,這是吐蕃王陵中唯一可見有圍墻者,其形制也是在山頂平臺上修建梯形封土。
由于是來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修建,似可與熱水一號大墓的相同形制相聯系,而且兩者在時代上也是相互吻合的。
熱水一號大墓的十字形墓室結構應該是繼承了吐蕃早期高規格墓葬的特征。根據藏文文獻《五部遺教》的記載,在松贊干布的祖父達日年色統治時期(6世紀),在雍布拉康山頂宮殿一側有一座吐蕃“珍寶墓”,結構為五格,為木石構建,包括封石、甬道、階梯、墓門、中室及側室,該墓葬屬于與雍布拉康宮殿密切相關的吐蕃早期墓葬,后來成為13位藏王的藏寶之所,根據丹麥學者哈爾博士對其結構的復原,其總體形制與熱水一號大墓比較接近。
瓊結藏王陵雖未經發掘,但根據一些文獻記載,也可對其墓葬內部結構進行大致的推測。文獻記載松贊干布的“墓作方形中網格……并聞其內有五殿,四方墓形自此始”,“在陵內建神殿五座,其外封(土)如山”。其平面結構應該與熱水一號大墓相似。
所謂“墓作方形中網格”,應為封土內部石砌結構,與熱水一號大墓的梯形石砌圍墻及封土中的長方形殉葬坑相呼應。這類結構,在已經發掘的吐蕃時期大中型墓葬中屢見不鮮。
由于都蘭接近漢地,其喪葬習俗也表現出不少與西藏地區吐蕃墓葬不同的方面,其中最為明顯的差別就是較多地使用木質葬具:熱水一號大墓中室用長方木疊砌而成,而其他陪葬墓中也在木石結構墓內部,用柏木圓木搭建成槨,有的槨內又用柏木板拼為四方形棺,而西藏境內的吐蕃墓基本不見葬具。這可能是青海接近漢地、比西藏地區更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所致,或是因于自然環境的差異。
熱水墓地出土的古藏文簡牘以及繪有典型吐蕃人形象(尤其是服飾和赭面特征)的木板畫,都說明了該墓地具有明顯的吐蕃文化特征。
至于墓主人具體是吐蕃人還是吐蕃化的吐谷渾人,則需要根據墓葬情況來進一步確認。
都蘭熱水墓地是青藏高原北部地區所見最大最集中的7至8世紀吐蕃墓地,熱水一號大墓是該墓群乃至整個青海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接近王陵級別的墓葬。
根據墓葬中出土的金銀器、絲織物與其他地區有明確紀年的器物的比對,我們可以大致將該墓葬的年代確定為7、8世紀之交,相當于中原地區的初唐時期。
這種將青藏高原與其他地區出土物進行比對而斷代的基礎,是這一時期通過唐蕃古道和青海絲綢之路的漢藏文化的廣泛交流。交通的開拓以及唐文化的強大輻射力,使得漢地的器物制度和思想觀念輸入到該地區不用花費太久的時間。
都蘭熱水墓地應該是以吐谷渾王室和貴族為主體,并有吐蕃中央政府派駐吐谷渾地區(青海節度衙)的高級官員陪葬的吐蕃時期墓地,其呈現的也主要是吐蕃文化的特征。
從熱水一號大墓封土和墓室的結構和規模來看,都與吐蕃贊普王陵比較接近,而高于吐蕃大論和其他高級貴族的墓葬,這與文獻記載中吐谷渾邦國小王在吐蕃官僚體系中的地位也是相符的。
吐谷渾小王是吐蕃王室姻親,同時在吐蕃的對內管理和對外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從漢藏文獻記載來看,吐蕃中央政府派駐東線戰場的最高軍政首領,都沒有可能埋葬在吐谷渾境內,或者即便埋葬在該地,其規模也會小于吐谷渾王陵。
參照敦煌古藏文寫卷的記載,薨于694年的坌達延墀松可作為熱水一號大墓墓主人的可能人選,他大概是吐蕃吞并吐谷渾后冊封的首位吐谷渾王,689年娶吐蕃公主墀邦為妻,其子為下任吐谷渾王坌達延贊松。
不論是熱水一號大墓還是文獻記載,都反映出吐谷渾邦國在吐蕃王國中的地位,這不僅體現了吐谷渾在被征服前自身的強大,同時也可能反映了7世紀末期吐蕃在向唐朝和西域擴張的過程中日益倚重吐谷渾王室的政治策略。
都蘭熱水血渭察罕烏蘇河南岸四座墓主人的族屬
1999 年7 月至9 月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都蘭縣熱水察汗烏蘇河南岸的墓葬群中的四座墓進行了發掘。
2005 年1 月,正式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發掘報告 《都蘭吐蕃墓》(下簡稱《報告》)。
熱水血渭南岸發掘的墓葬,集中分布在一山谷兩側的山腳下,自西向東依次 編 號 為 四 號 墓 (99DRNM4 )、一 號 墓 (99DRNM1 )、三 號 墓 (99DRNM3 )和 二 號 墓(99DRNM4)。
都蘭熱水南岸墓地全景 (采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蘭吐蕃墓》圖版二。)
《報告》分別詳細記述每一墓發掘情況、墓葬形制、結構及出土文物;最后,在“相關的幾個問題” (第六章)中,專門討論了墓葬的 “年代與族屬”,結論是:
“從出土物如絲織品的技法及紋樣,陶器、古藏文的字體等方面來看,這兩組墓葬的年代應當相仿,大約在八世紀中期”。
《報告》還根據一號墓出土的、經著名藏學家王堯教授所釋解的古藏文簡牘(RB115. ki22)所記墓主人為 “尚思結!泵凹棕暋,認為一號墓主人的族屬無疑是吐蕃外戚。
又 “從 99DRNM1 (一號墓)和 99DRNM3 (三號墓)的比較來看,似亦可斷定99DRNM3 墓主人的族屬也應如此”。
《報告》還引附錄四 《青海省都蘭縣唐代吐蕃墓葬人骨線粒體 DNA 研究》的結果,測定墓主人 “屬于現代藏族人種”。
即是說,從人種上看,墓葬主人的族屬也是現代藏族的前身----吐蕃貴族。
1999年7月,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都蘭血渭草場察汗烏蘇河南岸發掘了四座大中型唐代的吐蕃墓葬。這是對都蘭吐蕃墓葬的最重要的一次科學考古發掘。
這次聯合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古藏文木簡牘、石刻碑銘的發現,為大墓及墓主人身份的定性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北大考古文博院教授齊東方、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王堯、蘭州大學教授宗喀·漾正岡布分別對古藏文木簡牘、碑銘進行了學術釋讀;
國內外知名考古專家對墓葬的人骨、墓室之上棚蓋柏樹圓木進行墓葬人骨線粒體DNA測定及樹木年輪測定,得出了明確的結論——都蘭熱水鄉古墓群等級較高,年代大約在八世紀中期,屬唐代吐蕃貴族墓葬群。
位于柴達木盆地的東南邊緣、青海湖西南部的青海省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漢代之前一直屬于羌人的活動區域,其創造的諾木洪文化從青銅時代晚期可能一直延續到了漢代。雖然在青海湖以東發現不少與中原地區類似的典型漢代遺存,但在包括都蘭在內的柴達木盆地地區,卻絲毫不見漢文化的蹤跡,說明該地區的文化演進在漢代及其以前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從南北朝到隋唐初期(5世紀到7世紀上半葉),這里成為西遷的慕容鮮卑建立的吐谷渾王國的統治范圍,其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權存在了350余年,為青藏高原北部絲綢之路的開拓和經營,以及古代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過突出的貢獻。也正因如此,漢文文獻首次提到都蘭及臨近地區。
7世紀下半葉,吐谷渾為新興的吐蕃王國所吞并,此后作為吐蕃統領下的一個邦國,一直存續到9世紀中期吐蕃衰亡。
以663年吐蕃滅吐谷渾為界,該地區的歷史可分為吐谷渾王國時期和吐谷渾邦國時期(即吐蕃統治時期)兩個階段,這兩個時期都在以柴達木盆地為中心的區域留下了較為豐富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它們在文化面貌上也顯示出了較大的差別。
熱水墓地是吐蕃統治時期吐谷渾邦國的最重要的一處文化遺存,也是青藏高原北部吐蕃墓葬最為集中的地區。它位于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里的熱水溝,分布于察汗烏蘇河兩岸,北岸有160余座,以熱水一號大墓(又名血渭一號大墓)為中心沿山麓向兩翼呈長條狀分布,自西到東延伸約3公里。南岸墓地與熱水一號大墓隔河相對,有墓葬30余座,1999年發掘了其中較大的4座。
熱水一號大墓是該墓地乃至整個青海地區規模最大的吐蕃時期墓葬,也是整個墓地的制高點和分布中心,1982-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墓及其附屬遺跡進行了發掘,根據對墓葬結構和出土遺物的分析,發掘者初步認定它是一座8世紀中期或稍晚的大型吐蕃墓葬,并將其比定為吐蕃統治下的吐谷渾邦國的遺存,屬于吐蕃文化的一個區域類型,墓主人應該是吐谷渾邦國的國王。有人認為是吐蕃派駐吐谷渾地區的高級軍政官員,有的學者則持更謹慎態度,認為它屬于吐蕃貴族墓葬。
【考古發現】都蘭唐代吐蕃貴族墓葬群
來源: 瀏覽 6009 次
更多關于 【考古發現】都蘭唐代吐蕃貴族墓葬群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