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城南富喬發電廠搶救回一批彩繪畫像石板,可復原為一座房形石槨,屬于一座被破壞了的坐北朝南的長斜坡墓道土洞墓。石槨由地栿、四壁、梁和頂板組成,為長方形屋宇形,懸山頂,面闊2.42、進深1.79、高1.67米。房形槨是北魏平城時期十分流行的葬具,該墓出土了一塊圓首長方形石墓志,墓主是葬于北魏皇興三年(469)的邢合姜,是幽州燕郡安次縣人韓受洛拔之妻。這座房形石槨的圖像十分特殊,全是佛教題材而不見當時流行的世俗內容。在內壁彩繪了14尊坐佛(原有15尊,其一闕)及飛天、供養人、護法神獸等形象,整個槨室儼然一座埋在地下的佛殿。槨內北部安放石棺床,雕刻有忍冬紋和水波紋圖案。
邢合姜石槨的空間營造主旨與此前所見的平城墓葬,乃至整個漢末至隋唐墓葬都大不相同,尚屬考古發現的孤例,但從北魏平城佛教信仰的背景來看,它的出現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反映了平城佛教與喪葬的密切互動?梢哉f邢合姜石槨是個例外。
邢合姜墓志
石槨正壁由三塊石板拼成,繪三個并列的尖拱龕。中央大龕內彩繪二坐佛,釋迦、多寶并坐于長方形須彌座上,分別著偏袒右肩和通肩袈裟,施說法印。二佛之間有一個長方形題記框,原應有墨書題記。龕頂上飾三朵蓮花。左側龕已佚。右側龕內繪一尊禪定坐佛,著通肩袈裟,龕的上方繪有屋宇和蓮花,左上角繪飛行的虛空夜叉,坐佛兩側繪站立的菩薩和婆藪仙,左側的菩薩赤腳站立于蓮臺上,雙手合十面向坐佛;右側的婆藪仙瘦骨嶙峋,上身赤裸,下著短裙,赤足站立,手持一物于胸前,面向坐佛作問道狀,頭頂有一朵盛開的蓮花。正壁三龕的下層共用一列供養人,以香爐為中心。香爐兩側是由托缽胡僧引導的世俗供養人行列,左側有5位男性供養人(可能缺失一位),右側有6位女性供養人,所有供養人皆著鮮卑服裝,人像前都有長方形題記框。
石槨側壁(西、東壁)
東西側壁的圖像配置相同,各繪2個并列大龕,根據下層香爐的位置,應是以外側龕內的坐佛為主像。其中西壁外側龕內的主像身著偏袒右肩袈裟,左手作說法印,右手親撫羅睺羅頭頂,兩側有供養菩薩;內側龕內的坐佛著通肩袈裟,施說法印,左側有供養菩薩。東壁外側龕內的主像施禪定印,內側龕內的坐佛施說法印,左側有供養菩薩。兩壁坐佛的下層都是以香爐為中心的供養人行列,西壁香爐的左右兩側分別是8名漢裝男性供養人和2名漢裝女性供養人,東壁香爐左右兩側分別是6名漢裝女性供養人和2名漢裝男性供養人,各供養人行列皆由1名胡僧引導。
石槨前壁(內、外壁)
前壁(南壁)由3塊石板拼成槨門和門梁。槨門外壁繪躬身相向而立的門吏。內壁分上下兩層,上層是一列坐于屋宇之下的七尊坐佛,下層槨門兩側是口吐長舌的神獸。
頂部由8塊石板拼成(現缺一塊),繪有六組飛天。飛天皆有圓形頭光,臉型豐圓,上身斜披絡腋,下穿緊身裙,周身帔帛纏繞,雙腿向后微曲,露足。6組飛天姿態各異,或雙手捧蓮蕾,或一手捧蓮蕾,一手挽飄帶,或兩臂伸張,或雙手挽飄帶凌空飛舞。飛天之間以蓮蕾點綴。
這是一座模擬佛殿的石槨。畫像布局嚴謹、層次清晰、主題明確,正壁的“二佛并坐”和前壁的“七佛”是著重表達的佛教主題。此在已發掘的大量北魏平城墓葬中顯得十分特殊。